趙戎不出遊戲的時候在一邊催促,出了便又對他罵罵咧咧的沒一句好話,罵完還又心甘情願的給趙戎投錢。

自己買完遊戲又去玩,心態被虐了只能去罵遊戲設計師,但這絲毫不影響他們對遊戲的熱愛。

他們也並不會覺得這些錢是在浪費或者花的不值,因為趙戎設計所有遊戲,質量是絕對過關的。

不光是遊戲質量,從各個方面,從遊戲創立開始那一刻的想法以及各個細節方面,都有這種獨特於常人的思想在。

再加上潘清潤和一眾團隊的配合,當然是幾近完美。

這樣成績整整持續了近一個月,穩居銷量第一,《奔跑吧騎士》成為行業了內不可多得的頂尖遊戲。

而且讓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奔跑吧騎士》不光短時間內熱度居高不下,而且很長一段時間都沒降下來過。

沒人會想到,在未來的四周之內,《奔跑吧騎士》在內地遊戲熱銷榜上穩穩待著,一個月,一分鐘都沒有少。

這還是趙戎主動聯絡官方將遊戲給撤下來的。

因為趙戎想的現在還是不要樹這麼多敵為好,現在宣傳目的也早已經達到了,遊戲也早已深入人心,還是將更多的機會留給別的公司吧。

即使《奔跑吧騎士》降下了熱銷榜的首位,但傳奇遊戲公司的銷售額每日都在不斷的上漲。

最後傳奇遊戲公司以兩億五千八百三十萬的銷售額封頂。

除去前階段的開發成本以及第三方平臺的抽成,以及對員工的月度獎勵和各項費用之外,經財務部最終核算,《奔跑吧騎士》最後為公司所賺得的淨利潤為1.98億。

雖然說有關這款遊戲的使用者量以及最後的利潤屬於公司一級保密內容。

但既然遊戲已經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要是想完全把這樣的訊息藏起來的話,那也絕對不可能。

在這樣的漩渦中又怎麼能獨善其身呢。

而且同型別的公司企業有這麼多,猜也能知道這樣的情形到底意味著什麼,要是有人故意想給傳奇公司使絆子的話,恐怕就這一點也能大作文章了。

到時候網路上出現一些留言或者是不切實際的宣傳,給公司造成一些負面影響的話,還不如現在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將訊息散播出去,好讓網友們內心的好奇也得到滿足。

網上一時間便流傳著這樣的訊息,《奔跑吧騎士》所帶來的營業收入,竟然達到了上億元。

這個訊息便轟動了整個遊戲行業,因為《奔跑吧騎士》的製作成本也並不算特別高,就是前期人工比較費力,是用時間雕刻出來的,但成本方面控制的還是十分可觀的。

就這樣一個成本不高的原創遊戲,竟然獲得了九位數的營業金利潤,這已經不能用震驚來形容了。

已經可以說是遊戲行業的天花板了,是不可超越的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