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一法通,萬法通,江元的境界不過靈海巔峰,神魂憑著得天獨厚的機緣如今才有著堪比衍法的威能。

雖不能運用自如,畢竟一方面是江元修為積累遠遠不夠,即便放開了所有限制,他也無法得心應手的施展衍法神魂的神異,另一方面是金蟬的衍法神魂確實已經和他的三魂七魄融合,不分彼此,但是一個下三境的修士懷揣遠超自己境界的力量到底有違天道規則。

就像當初他強行洩露衍法神魂的氣息,天道震怒降下雷劫,他也藉此度過危機便是此理。

先前,不管是老劍聖李浮白,鍾離雪還是劍閣大師兄陳乾,都讓他在靈海境多沉澱一些時日,不必著急破鏡。

作為師父的李浮白,一身修為臻至化境,對於修行上的一番見解自然如同高屋建瓴。

修士底子打得越厚,未來成就自然也就越高,當然一個人的天賦資質同樣不可或缺,就像資質平庸之輩,底子打的再好,也會面臨宛如登山卻後勁不足,只能徒喚奈何。

而似江元這般得天獨厚的先天道體,既然天賦便已經與常人拉開了一大段的距離,自然要保持先天的優勢,一步先便步步先。

因此江元才會不斷淬鍊體內劍元,剖去靈力雜質,如今氣海丹田之內的劍元凝脂如玉,無比精純,修為同樣早已滿灌欲溢,而隔在靈海與神魄之間的那道門檻也被江元的水磨功夫消耗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換句話說,只要他想,隨時隨地,他都能破鏡。

不僅如此,江元還無時無刻的透過蠻荒煉體訣以鋒銳且殺力最強的劍元來錘鍊體魄,最近更是以老劍聖傳授的一套淬鍊三魂七魄的口訣以劍元錘鍊淬之。

這就讓他本就早已無垢的體魄越發強韌,一身強大氣血也越發精純,興許是江元的肉身體魄經過諸般錘鍊,越發淬無可淬,所以現在劍元淬體已經效果甚微。

而識海之中的那道淡金小人在劍元的瘋狂錘鍊下,開始緩緩向著神魄轉換。

清風樓一樓的靠窗房間裡,能夠輔助修士淨心,更快入定的禪香宛若游龍縈繞於江元周身,蒲團之上盤腿而坐的青白身影掐訣閉目,吸納天地靈氣,周天迴圈。

江元鬢角髮絲輕輕搖曳,一身氣勢不斷變幻,一縷宛若風中燭火卻又格外堅韌的劍意緩緩凝聚,卻又頓時後繼無力,以至於凝而不實,劍意雖然無法長久凝實顯化,但勝在濃厚通透。

不知不覺間,禪香殆盡,最後一絲青煙也快要耗盡,於是沉浸於修行之中的少年悠悠轉醒。

江元睜開眼睛,敞開雙腿,坐如簸箕,扭了扭脖子,揉了揉肩,伸了個懶腰,滿臉的意猶未盡。

以小手段更衣潔面,推開窗扉,看了看窗外的景色,今晨無霧,所以日出驕陽遍灑山川,大山重巒疊嶂,起起伏伏,夏日光影如濃厚的金色筆墨,指點江山,明暗鮮明,留白清馨。

看著大好山河,江元沒來由的嘆息一聲,先天道體,自己的天賦資質是確實好,門檻磨低,神魄境的桎梏也確實已經似有若無,但他心中卻總覺得依舊是欠缺了點什麼。

那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玄妙感覺,歸根結底便是如果繼續枯坐在這山頭,他便遲遲摸不到那股破境的契機,甚至於好不容易從劍痴師兄那裡捧來的一抹劍意也會越養越瘦,銳氣盡失。

靜極思動,大概就是如此了。

那所謂的神魄境,本就是區別下三境與中三境的一道最後的天塹,此境化三魂,聚七魄,消三尸,成神魂,一但聚成神魄,只要品質不是太過低下,未來不是沒有機會躋身上三境。

而如江元這般,暫時算得上是名門正派的嫡傳弟子,天賦自然不用多說,中三境本就不是極限,那麼為了未來成就的高低,如這種跳板一般的重要境界自然是要慎之又慎。

這也是如今劍閣之中親近他江元之人之所以要他不要著急破鏡的根本所在。

與常人不同,自生於這片天地被老和尚撫養成人至今,雖一直在老和尚的“阻撓”下不曾修行過,不過生而知之的江元深知自己的三魂七魄如何異於常人。

如今踏入修行不過兩三年,隨著修為境界的水漲船高,更是深以為然。

那麼破鏡之時會不會又再鬧出什麼么蛾子,江元自己也掐不準,如今就只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走一步算一步。

再不濟,好歹明面上也是劍閣閣主的親傳弟子,況且背後還有一直不曾出世,超然物外的七界山。

整個修行界,只論背景靠山,好像還真沒有誰比得過他江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