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嘆零丁 第七十一章 撥雨撩雲(第3/3頁)
章節報錯
說完,龍丘南望將手中最後一粒葡萄丟進口中,對著這位辛苦隱忍十幾載的劍閣二代弟子揚了揚手,道了一聲告辭。
杜知傑看著他的背影,神色莫明覆雜。
“等等……”
終究不想承他七界山人情的府守大人袖袍一揮,一本玄黃的冊子自書房飛掠而出。
龍丘南望看著手裡的劍譜,嘴角一挑,回首望去,卻只瞧見了緊閉的房門。
將耳後的事物銜在嘴裡,龍丘南望出城而去,書房外依稀可聞一道含糊不清的莫明笑聲:“真苦……”
不知道他的話裡是否意有所指,總之書房裡傳出一道不輕不重的冷哼聲。
……
……
修士修行遵循循序漸進,順應天道,一切大逆不道的倒施逆行都會引來天道的反噬。
正如江元曾經以下境之軀,卻施展出衍法神魂的威能,那自然就會受到天道的矚目,剝奪本不屬於他的境界力量。
所以天道降下雷罰,而江元正好藉此脫困擊殺那道佛陀意志。
清風樓裡,書海之中如沐春風的江元在鞏固了青坪山外意外突破蠻荒煉體訣的境界之後,如今八竅已通五竅,合谷陽泉四竅在府舍貫通之後終於行則連輿,止則接席。
氣血之力暴漲至五萬斤,肉身體魄諸竅氣同枝連,越發深不可測,輔以那套仙階拳法足以開山碎河。
體內赤潮汨汨長流,氣機雖尚未連綿不絕,不過一口氣也能御劍行個十幾二十裡,赤潮氣海轟鳴如淵,比之亂魔海的浪打潮不遑多讓。
穩固境界之後,念頭通達的江元開始體悟劍九的總綱奧義,遇事不決便出樓上山,去請教負劍峰搖椅裡,那個無所事事的老劍聖,或是在膳食堂廚房,一邊拉扯風箱,一邊請教掌勺的大師兄陳乾。
劍九乃是劍閣劍祖以身化道的為人族拓展的又一條通天大道,然而它卻只有總綱,並且即便是悟性超絕的江元也深覺晦澀難懂。
老劍聖曾對他說過,劍閣每代修煉劍九的傳人,都只有大成的一劍傳世,且有不斬混元不留世的說法,所以雖然厲害,但實際上幾乎沒幾個人見過。
而自七界山老祖宗,玄陽之後世間已經無人飛昇,不僅僅是天道對於上境圓滿的規則束縛更加苛刻,得天獨厚的人族氣運也被壓榨縮減,如今想要出一兩個天賦卓絕的修道苗子更是難上加難。
因此各宗各派弟子不算外門,作為底蘊的親傳居然不到三代,弟子斷代,老一輩在當年逐妖之變以後,大多隻剩下了老弱病殘,青黃不接是如今修行界的現狀。
天道越發苛刻,自然大道求索便更加艱難,劍修有劍鳴不平處之說,修劍其實就是修心。
就像文章寫的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大家,大都平生不得志,雅號居士散人的詩壇巨匠大都懷才不遇,但你只要給他一壺酒一樓臺,他就能把欄杆拍遍,獨唱恆古。
不過,江元雖然也是勉強算心有不平,但卻還到不了頓悟一套晦澀玄奧的劍法的程度。
如此劍九在江元看來,宛如人生閱歷,需要見微知著,積跬步以至千里,積小流而成江海。
……
……
於是,劍閣偶有妙傳,清風樓畔,一襲黑衣勁裝少年撫柳頌詞。
……
負劍峰外,演武場總有黑衣少年劍宗以小見大,一套基礎劍法變化多端,折服千百外門弟子。
……
清風樓外矮山,寒冰池畔,靈氣漩渦不分晝夜……
……
亭臺駐足,鳥亭橫劍,懸崖頓悟,瀑布演法……
少年讀盡充棟群書,踏遍群山峭壁,精感石沒羽,豈雲憚險艱。
負劍峰,那顆怪異梅樹下,一個白衣白頭白眉白鬚的老者含笑而立。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