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請老爺子跟陛下說,不要將我公之於眾便可。”朱安說道。

其實在他的心中,很想說能不能搞點能製造出火器的工匠給他。

但現在火器,對於大明而言是禁物。

這話要是讓陛下知道,你一介商人,打火器的主意,是想幹嘛,造反嗎?

朱安也想過,用這個功勞換個爵位什麼的。

但仔細想來,還是不如商人的身份來得自在一些。

尤其是得了爵位後,無疑會捲進大明上層的一些糾紛中。

而且隨著自己的名聲,一些暗地裡的東西就無法隱藏了,很容易出現什麼么蛾子。

再者,這等作物帶來的巨大名氣,以朱安心中那朱元璋的性格。

現在已然是發現自己的一些端倪,說不準自己就跟那些淮西武將一樣,被陛下臨死前一同帶下去,那可就涼涼了。

“行,那咱就跟陛下如此說了,到時候沒有賞賜,你可莫要後悔。”朱元璋笑呵呵的說道。

以大孫的功勞,直接封個公侯都不為過。

只是這大明都是大孫的,封公侯平白降低了大孫的臉面。

對於大孫這等不在乎名利的行為,朱元璋的心中還是很高興的。

“老爺子放心,我也不缺吃喝,就當積陰德吧。”朱安滿不在乎的說道。

“陛下會記得大孫你的好,這天色也不早了,咱先回去,將這些作物獻給陛下。”朱元璋起身說道。

“老爺子,你稍等片刻。”

朱安起身,從書房裡拿出一本書籍來。

“這上面詳細的介紹了這些作物的種植方式,和一些特性條件,也一併送給陛下吧,可少走一些彎路。”

朱安的這本書裡,都是記載的一些種植經驗,和玉米,紅薯,土豆播種的注意事項。

這是朱安根據前世的一些模糊記憶,然後透過實際種植而形成的。

這本書其實並非是朱安所編撰,而是他手中的一些農學生描述上去的。

早在數年前,這些甘薯,馬鈴薯,玉米到手後,原本興奮激動的朱安,很快就被一盆冷水澆滅。

這些高產作物根本沒他想象中的那麼誇張。

要知道最初到他手裡的紅薯,馬鈴薯這些,可是畝產七八千斤。

現在朱元璋看到的,卻是已經經過數年培育,產量下浮到畝產千斤了。

當意識到這一點後,朱安便知道想要解決吃飯的問題,重點還是在於水稻上。

品種的改良,農藥化肥的研究,才是其中的重點。

於是,一個叫農學堂的地方,在朱安的安排下,悄無聲息的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