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晚膳就不用叫他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農學堂目前對於朱安來說,意義大於實際。
化肥農藥這些東西,以目前大明的社會條件,想要短時間內研究出來,幾乎是天方夜譚。
開辦農學堂,朱安的主要目的,是在於培養。
就好像後世的研究所一樣,研究從不是一揮而就的,都有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朱安做的,便是先把這個框架立起來。
現在的農學堂,目前來說還是大小貓兩三隻,所有人員加起來連十個都沒有。
太難了。
研究農業這種,首先要能讀文識字吧,現在哪裡有什麼讀書人會屈尊幹下這些事。
還要對農業極為了解。
這兩個條件,幾乎把大明所有人都給篩選掉了。
目前對於大明這個時代來說,也算是開闢先河了,前面能夠借鑑的地方也不多。
目前農學堂的一些學徒,都是朱安自己培養的苗子。
不僅僅是農學堂,醫學堂目前也在籌備了。
朱安感受過後世那種,中醫瀕臨傳承斷絕的危機,在這一世,必然要讓中醫真正雄起。
只是醫學堂的籌備道路,也是十分艱難,敝帚自珍,門戶之見,在現在的大明非常嚴重。
想要打破這個關隘,真正的將中醫發展起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朱元璋拿著作物的糧種,興高采烈的走了。
“東家,這般是不是過於急切了。”
院門口,劉伯看著老爺子遠處的背影,而後對朱安問道。
“遠水解不了近渴,這些作物的糧種有限,想要真正的發展起來,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饑荒的問題,至少需要兩年的時間方可。”
“有老爺子背書,陛下目前不會動我們,這層功勞至少能保兩年,至於兩年後,我等在海外的也應該有一番成就了。”
朱安解釋道。
對於這些高產作物,現在朱安已然是透過老爺子得到了好處。
目前看來不明顯,但是對於某些事情,哪怕陛下知道了,有這層功勞護著,也不至於太過狼狽。
“對了,沿海那邊目前怎樣了。”朱安隨口問道,這個時候的朱安和往常不同,身上儼然有股上位者的氣勢。
“那邊還是卡著,我們的人,太難以滲透了。他們要抽三成價,不然就不給過,十足的強盜。”劉伯有些氣憤的說道。
走沿海的路子,自然是雪花鹽走私傾銷高麗和日本。
目前洪武二十五年七月上旬,高麗李成桂囚禁其主瑤而自立為王,已然遣知密直司事趙胖在來大明的路上,剛出發不久。
日本那邊,今年也已經結束南北朝之亂,北朝統一日本。
南朝的武士、失意政客和浪人失去了依託,於是流落海上,盤踞海島,形成了一股不小的力量,隨時準備侵擾大明沿海地區。
“他們本來就是強盜。”
“通知下去,讓那邊的商會做好準備,和錦衣衛溝通上,應當要不了多久,陛下就會對這些人予以嚴厲的打擊。”
朱安淡淡的說道,透過對老爺子講述日本的情況,定然會引起陛下的興趣。
大明對於沿海這些走私商販重視起來,要清掃便是輕而易舉。
而朱安自然是跟在後面撈好處。
金銀財寶這些,他都不在乎,但對於那些能夠造大船的工匠,他可是垂涎已久。
現在正是一個絕佳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