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原來黃老的老伴第二年也跟著去了。而三兒兩女都在外面吃國家糧,一年都不見得回來一次,這屋子算是徹底空了。

在一彎彎處,有人在吵架,吵得挺厲害,罵著罵著就開打。

大早上的一來就遇上這茬,張宣人都看暈了,問旁邊的胡蘿蔔媽媽,“嬸子,這是怎麼回事,大早上的鬧上了?”

胡蘿蔔媽媽簡單說了下來龍去脈:

原來是梁家過了一位老人,打算葬在自己地裡,而這塊地的前面剛好有戶人家。

由於習俗裡有“墳背屋聚財,屋背墳聚災”的說話,所以前面屋子的人不願意。屋後面有墳,不是屋背墳麼,這是大忌。

可奈何孝家認為自己家裡人多,欺負前面是個老實人,硬要強葬。

老實人被氣瘋了,直接跟梁家人幹架。

好在這時候有人拉架,沒真打起來。

張宣熄了繼續往前走的心思,因為有人想拉他去當和解人,認為他的身份能起到震懾作用。

他直接拒絕。開玩笑,自己對村裡的條條道道都陌生的很,年紀又輕,這個得罪人的差事可不想去趟。

而且在農村,你沒損害人家的利益,人家敬你這層皮。要是覺得自己很牛逼了隨便插手,這層皮就不管用了,總有一家會跟你死磕。

同胡蘿蔔媽媽聊了會,起身準備打道回府。

就在這時胡蘿蔔媽媽叫住他:“你什麼時候回羊城?”

張宣說:“還過兩三天就走。”

胡蘿蔔媽媽一臉期待地問:“可不可以幫我捎些東西給胡蘿蔔?”

想起胡蘿蔔曾對自己青澀的模樣,同意了。

“你坐著等下,我去把東西打包一下。”

“成。”

十來分鐘後,東西出來了,一個大包裹。

胡蘿蔔媽媽說:“這裡面是衣服和臘肉,你可隨拿隨放,不用太注意。”

“行,我過幾天給她。”

“謝謝啊,張宣。”

“客氣了,嬸子。”

....

接下來兩天,張宣親自帶隊,四人把上村玩了個遍。

山裡採蘑菇、河裡摸魚蝦、田裡撿稻穗,地裡挖涼薯、茶葉山照相、田埂上啃甘蔗、河灘上睡草地...

這些都是張宣早些年玩剩下了的。尤其是撈魚蝦這塊,簡直就是他的專長嘛,半天功夫弄了4斤多...

而且還碰巧撿到了一隻甲魚。

“青竹同志,你確定會做?”

張宣把甲魚過了一遍稱,4.7斤,算是比較肥的一隻。

“我們家飯店就有這道菜,當然會做呀。”二話不說,鄒青竹提起甲魚處理去了。

說實話,這東西他不會弄,但是愛吃。為什麼愛吃,因為甲魚補啊。

艾青這幾天上癮了,白天去上班,下午3點過就翹班來上村了。反正有陳燕開著賓士專車接送,簡直不要太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