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先是看向了顏色偏深棕褐色的犛牛肉串。

那犛牛肉串選用的肉塊很講究,應該是犛牛肉的牛腩肉。

其他部位的牛肉更加緊實,在火焰的炙烤下會略微有些柴,但這種問題牛腩肉就不會存在。

本就肥瘦兼有的牛腩肉在烤制的過程中肥肉部分會不斷受熱,滋滋冒油,而這熱油慢慢浸潤在瘦肉的部分上,讓牛肉本身筋道而軟嫩的同時,也浸潤撒在表面的各種調料粉末,激發出它們更加濃烈的香味來。

這肉串對於祁寒來說有些大了,一塊肉他都無法一口吃下,只能分成兩三口。

一口下去,露出肉塊內部那充滿肌紅蛋白的深紅色澤,見到這種顏色,祁寒的臉上頓時多了幾分驚訝。

這種肉的色澤…

這位店主烤肉居然運用了類似於醒肉的技巧?

不過確實,這麼大的肉塊,不醒肉是很難烤好的。

默默為那位中年老闆點了個贊,祁寒開始咀嚼口中的犛牛肉。

入口的第一時間,各種濃郁的調味料香味便在祁寒的口中猛烈地爆發出來,僅僅一瞬間,祁寒就分辨出了至少六中常見香料的味道,還有其他調味料的痕跡。

好傢伙,這些香料可都不便宜。

隨著咀嚼的過程,表面微硬,內裡卻軟嫩多汁的犛牛肉在祁寒的口中不斷迸濺出肉汁來。

這鮮美的肉汁和本就在表面流溢的油花慢慢交融在一起,更加濃郁的香味慢慢激發出來,屬於牛肉本身的香味在祁寒的唇齒間和調味料的濃郁香味分庭抗禮,各執一端。

一口犛牛肉入腹,祁寒點了點頭,表示對這牛肉串的讚賞,但臉上還是出現了幾分遺憾的神色。

如今的祁寒對烹飪早已有了自己的理解和體悟,因此品嚐別人的美食也能更加全面的評價。

這耗牛肉串確實很不錯,但在祁寒眼中還是有缺陷的。

過多地採用香料,就是這份犛牛肉串最大的敗筆。

適量的香料可以在炙烤的過程中更大程度地啟用肉中的風味,給肉串增色,因此是需要的,但過多地依賴香料,卻並非祁寒所認可的廚藝方向。

烤肉,說到底肉才是主角,像眼前這份肉串這般,即便到了口中,香料味道依舊可以和牛肉本身的味道分庭抗禮,你很難說美味的到底是肉還是各種調料。

前世祁寒就吃過不少燒烤,那些烤串之所以下重料,醬汁、孜然和辣椒粉全放很多,主要是為了掩飾食材的缺陷,這份犛牛肉的新鮮程度毋庸置疑,用的是剛宰殺不久的犛牛肉,完全不必如此。

若是讓祁寒來烹飪這份烤牛肉串,他不會放這麼多種類的香料,量上也最多隻會放一半。

這就足夠了。

當然,雖然感到有些遺憾,但這樣美味的烤肉串,吃完還是沒有問題的。

很快吃完犛牛肉串之後,祁寒的目光看向了羊肉串。

羊肉串,實際上比牛肉串更難處理,一個不慎,那濃郁過頭的羶味就會非常影響口感。

但要是完全沒有,似乎又失去了羊肉串的靈魂。

手中的這一串羊肉串顏色並不是和犛牛肉串一般的深棕褐色,而是呈現出淺淺的褐色來,顏色上要鮮嫩得多。

羊肉串選用的肉,和牛肉是不一樣的。

這與牛羊本身的區別有關,因為牛力量更大的緣故,肌肉中肌紅蛋白更多,但肉質也會更加緊實。

羊則不同,這種溫順的生物哪怕是精瘦肉,同樣帶著幾分細嫩的口感,直接吃也不會有半分柴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