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將者以玄德取天下乎(第1/3頁)
章節報錯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勿或行或隨或炅或吹或強或挫或壞或墮是以聖人去甚去大去奢
——錦書道德論
“這第二十九章斷句不難,將幾或頓開即可。”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弗得已。天下神器也,非可為者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勿或行、或隨、或炅、或吹、或強、或挫、或壞、或墮。是以聖人去甚、去大、去奢。”
/////////////////////////////////////////////////////////////////////////////////////////////////////////////////////////////////
“第二十九章中對這幾個“勿或”之事就需要仔細琢磨了。我的譯文或有些過於簡單粗暴。供你參考而已。”
“將軍想要奪取天下而因此發動了戰爭。
我預見(看見)他不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天下)。
天下是(九鼎鑄成的)神奇有靈性的器物。
並非可以透過這樣簡單的行為,就能得到他。
強行去奪取就會失敗,
奪取到的人也會很快失去他。
請不要有橫行霸道、有隨心所欲、有炅焚燃城、有自吹自擂、有強奪豪取、有屈於挫折、有毀壞公器、有墮落不振(這些行為)。
因此賢能的人會捨棄過分追求、捨棄自大自負、捨棄奢靡浪費。”
“怎樣,是否覺得有些簡單?”
“是的。十分簡單易懂。”
“文章是簡單的。所謂大道至簡,簡單,說明了這是篇好文章。但說到易懂,就未必如你所想的那般簡單了。”
秦無敵微微一笑:“古往今來,很多的政權變更交替都是透過戰爭而獲取的。而李師卻在文中否認了戰爭取得的天下的可能,你說,是他錯了,還是這取天下之人錯了。”
“師父,是我錯了。”
“哦,何錯之有?”
“我還沒有悟透這篇文章,就認為他簡單易懂,所以是我說錯了。”
“嗯,那麼就由你再自行好好悟悟。今天的課上到這裡結束。”
“唔,謝謝師父。”
目送秦無敵離開,秦深翻開筆記再次開始細細研讀。
將軍想要取得天下就發動了戰爭,我預見他不能夠得願所償。
師祖如此肯定,憑藉的是什麼理由呢?
天下乃是神奇的靈器啊,不是可以透過戰爭就能得到的。這寫在明面的理由,能成為理由嗎?
這天下不僅包括了土地,還有無數的人心。所謂的靈,是指人心所向嗎?還是指這天下所有的生靈?
對了,師祖認為將軍不會被生靈們認可,這其中關鍵之點就是發動戰爭。
挑動戰爭是不對的。
所以李師才會認為古今多少人想要挑動戰爭去獲取天下,不都是失敗了嗎。
看那千年之前發動戰爭的精靈族之下場。勝利的一方,不是發起戰爭的人,而是被動防禦反擊的人。
強大的實力,能鎮壓蠻橫奪取天下,生靈們會被懾服,但是並不會真心認可。所以李師認為真正地取得了人心,才是真正取得這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