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扶持落後地區(第3/3頁)
章節報錯
動不動一兩千的軍用卡車就不用那麼多了,隨便弄點兩百塊最有的大三輪也能湊合著用。
然後再給步兵部隊弄點普通的三輪車,用來取代以往的步兵部隊裡的四輪馬車,再給偵查部隊,軍官弄點邊三輪什麼的就湊合著用了。
你還想要正兒八經的軍用卡車運輸步兵,軍官也想要弄個吉普車當座駕……想多了,根本沒這個必要。
楚軍如今大規模使用三輪車以及卡車,目的其實也不是為了加強機動性,而是為了取代軍用大量的騾馬。
騾馬的日常維持成本太貴,軍方覺得不划算。
卡車的採購以及使用成本也貴,軍方還是覺得不怎麼划算。
所以最後就選用了三輪車……採購便宜,而且皮實耐用,而且結構非常簡單,修理也方便,這也就導致了使用成本比較低。
至於說越野效能差一些,速度差一些,貨運量小一些,那無關緊要……再怎麼差也比馬車強。
三輪車去不了的地方,馬車一樣不能去……反過來馬車能去的地方,三輪車也能去。
此外軍方都還弄了不少小型拖拉機作為物資運輸的車輛使用了,拖拉機這東西的地形適應能力更強悍,不僅僅可以用來運輸物資,還能用來拉炮。
一輛不過十匹馬力左右的小型拖拉機,照樣能拉著一門七十五毫米野戰炮走,而且比卡車還要用,因為對地形不挑,能去的地方更多。
相反卡車拉跑的話,對地形還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所以在當代的楚軍裡,你會看見很多各種各樣的三輪車,然後還有小型拖拉機……反倒是後世人們習以為常的各類中大型的軍用卡車比較少,這玩意一般都是作為獨立的運輸營部署使用,用來牽引師屬炮兵團裡的火炮,等火炮拉到位後則是充當運輸力量往返後方補給站和前線,運輸大量的物資。
這卡車的運輸量可就大了很多,一般來說一次性拉個兩三噸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是鋪裝路面的話,汽車兵甚至都能直接拉著四噸貨物跑,
所以這軍用的中大型卡車,雖然貴,但是貴也有貴的道理。
汽車以及摩天大樓,這兩樣東西組成了當代大楚帝國裡最為典型的時代特徵,不說那些土著了,就算是楚國人來到大城市,看到成片的摩天大樓以及大街上跑的各種汽車,都會有一種姥姥進大觀園的感覺。
繁華的大城市和尋常的中小城市,那彷佛是處於兩個不同的時代,而和鄉村對比起
來差別就更大了。
而這,其實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意味著大楚帝國的發展是不均衡的,不僅僅是地區和地區之間不均衡,人與人之間的收入差距也非常大。
並且隨著時間的過去,這種差距還在逐步擴大。
這種問題如今也受到了帝國高層的重視,太子羅戠在承順五十四年十月份的參務會議上,就提出來要重視偏僻落後地區的發展,要提升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
隨著這一次會議過後,帝國各部門迅速拿出來了各自的方案,最終匯總起來後也就讓大楚帝國出臺了最近二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扶持偏僻落後地區的方案。
該方案重點在於扶持內陸地區的發展,力爭以區域為中心,然後打造一個工業城市,用以提升當地就業,讓當地的民眾可以就近的獲得工作崗位,增加收入水平。
同時給予農業領域更大的扶持,主要是針對內陸地區的各類農畜產品的外銷提供稅收減免,運輸費用減免等政策。
而針對大量農村人口湧入城市務工,針對性的解決這一部分人的就業,生活,孩子教育等問題,比如父母到城市務工後,只要有正式的工作,納稅記錄那麼就可以獲得當地城市的居住證,並讓孩子在當地入讀官辦學校。
你要說會給當地官辦學校帶來龐大的壓力?
壓力是有,但也不是不能克服……首先大量人口的湧入會給當地城市帶來稅收,稅收用來幹嘛的?建學校啊,總不至於建幾間毛呸房的錢都沒有吧,不可能的!
你說你嫌棄學校裝修不好,還是個毛坯房……咋地,學校不高大上就學不到東西啊?
反正官辦學校一向來都是講究保證下限,也就是說只確保你有學上,所以你也別指望什麼小班精英教學,想要這種教育,請左轉去高階社群的學校或者乾脆是私立學校。
普通官辦中小學校,搞的都是普惠性基層教育,是不可能給你弄成貴族學校的。
在一些人口密集,學位供應很緊張的城市地區裡,一個班裡有上百個學生,老師上課的時候拿著擴音筒講課那都是常態!
大楚帝國的官辦基層教育,一向來都是隻確保下限,不保證上限的……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