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這種火炮就被製造出來了第一門樣炮,然後進行了實彈測試!

樣炮進行測試的時候,對土木工事,建築物的毀傷能力相當出色,成功的獲得了陸軍方面的認可。

這玩意口徑小,重量輕,殺傷能力也不錯。

那還等什麼,先弄十幾二十門出來裝備在改進型的78坦克上,然後送去歐洲戰場測試啊!

於是乎,不用多久,陝甘武器公司就在783坦克的基礎上,弄出來了784坦克……其他不變,就是把11毫米的機槍,換成了一門30毫米的短管速射機炮。

當然,想要完成生產以及測試,然後再送到歐洲戰場去實戰測試,估計怎麼也要半年以上時間。

武器裝備的研發和生產,都是需要時間的。

於此同時,剛在歐洲戰場上出了風頭的783坦克,只在試製了區區四十多輛後就正式停產,並且也被納入了改裝計劃…這些783坦克將會被安裝新式的55式30毫米機炮,成為784坦克。

這不僅僅是783坦克的命運,實際上同樣出了不小風頭的556裝甲車也不例外,前面戰鬥剛打完,暴露出來了各種優點缺點後,軍方打算對這玩意進行針對性的改進,改進型號為557。

而原有的556裝甲車也會進行升級改進。

楚軍裡的各種裝甲車乃至其他機動車輛,其實都經過了這麼一個流程。

後方設計出來,先試生產一批送到戰場上去測試,再根據戰場反饋進行改進。

然後改進到一定程度後,覺得差不多了才會進行大批次生產。

其中典型例子就是目前服役數量最多的320裝甲車,這種大型裝甲車要說起來其實已經服役了好久,但其實一直都是修修改改,直到去年才正式定型進行大規模的批次量產。

而持續改進多次後的320裝甲車,實際上和一開始的3

20裝甲車已經有極大的區別。

目前的320裝甲車,是一種搭載11毫米重機槍之餘,還能運輸八名全副武裝士兵的運兵裝甲車,只需要兩輛320裝甲車,就能夠把一個攜帶輕機槍的步兵班投送到戰場。

並且320裝甲車的11毫米重機槍能夠為步兵提供充足的機槍火力支援。

至於防護效能嘛,這個就一般般了,正面還行,但是側後位置比較薄弱,在中遠距離抵抗步***還行,但是擋不住機槍掃射。

但是儘管防護能力有所不足,但是320裝甲車也是楚軍目前服役裡綜合效能最好的運兵裝甲車了,去年開始已經進入大規模量產,預計產能會達到一兩千輛之多,成為陸軍乃至海軍陸戰隊,武裝稅警的主力運兵裝甲車。

而320運兵裝甲車大規模量產服役後,其他同期競爭的一大堆亂七八糟的運兵裝甲車也徹底成為了歷史,沒有了後續發展的可行性。

當然現役裝備的少量各種亂七八糟的試驗型號也會繼續使用,廢物利用嘛……

除了320運兵裝甲車外,在裝甲車領域裡目前楚軍最為重視的裝甲車,就是556這種火力裝甲車了。

這種火力裝甲車也不僅僅只有556一款,還有其他幾款也在少量生產並測試,最後進行同臺競爭,經過多輪測試,改進後,優勝者將會獲得陸軍的龐大訂單!

具體到坦克方面也如此,大楚帝國裡的全履帶式坦克專案,可不僅僅只有陝甘武器公司的78系列坦克。

湖廣武器公司主導研發的150坦克專案,其樣車卻是已經進入了測試階段!

只不過這玩意和陝甘武器公司的78系列輕型坦克也構不成競爭關係,因為150系列專案,是十五噸級中型坦克專案,兩者不是一個定位。

&nbsp本章完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