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為什麼後世現代的戰鬥機,都強調多用途的原因……以至於大部分國家的空軍看上去攻守兼備,至少菜鳥互啄的時候看上去攻守兼備。

而回到大楚帝國這邊,空軍毫無疑問是一支攻勢空軍,因為大楚帝國的天空不存在任何的威脅,效能土著別說飛機了,連個飛艇都沒有,根本威脅不了楚國的天空。

所以楚國的空軍,從頭到尾,都是一支為了對地攻擊而建立的軍種……至少羅志學的規劃是這樣的,至於偵查,那也是為了更好的對地打擊。

當理解了這一點,那麼就能夠很好的理解楚國空軍為什麼要搞空中炮艇這種飛機了……要知道在當代,楚國空軍都就沒有把機槍裝上飛機用於空戰的想法,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戰鬥機這麼個機種。

反倒是近衛軍航空隊對什麼空中炮艇沒啥興趣,反而是對能夠擊落飛艇,飛機的戰鬥機很感興趣……

因為空軍以及海軍航空隊的敵人是土著,但是近衛軍航空隊的敵人卻是空軍以及海軍航空兵。

基於近衛軍的特殊性,所以近衛軍航空隊從成立開始,就琢磨著如何更好的提供偵查以及如何扼制敵人的空中偵查,對地打擊了。

順帶一提,大楚帝國裡第一種對空武器,高射機槍也是近衛軍那邊搞的,是一種專門可以抬高仰角的8毫米重機槍……其實就是把現有八毫米重機槍弄了個可以對空射擊的槍架出來,但是效果不太好。

近衛軍那邊這幾年研究飛機很多,最後發現還是把敵人的飛機直接擊落最簡單省事。

所以近衛軍的飛機也開始配屬機槍,直接在黑燕飛機的後座上配置,用於空中交戰……某種程度上來說,河北武器公司研發的黑燕系列飛機,從一開始的偵察機,變成教練機,然後現在又演變出來了戰鬥機型號。

陸基單發雙座飛機能幹的事,它都給幹了……而且表現的都還不錯。

誰讓它的操控效能最好,飛著安全啊,不用它也沒其他飛機可以用啊!

羅志學在空軍的空中炮艇專案報告書上,直接批示了"知道",這意味著空軍的空中炮艇專案已經得到了認可,可以進入下一階段的研發招標了。

這種研發招標,理論是會從眾多參加競標的廠商裡,檢閱他們的設計方案的效能,可行性,預期成本,最後選擇兩家廠商授予研發合同,讓他們根據合同進行技術研發,製造出來試驗樣機。

然後再從樣機裡進行選擇,最後選擇一款

作為大規模採購裝備的飛機。

當然,這些研發合同的資金都不多,其實是沒辦法完全覆蓋研發成功的,企業還得自己另外掏錢進行研發。

這種重要武器的研發以及招標,其實並不是說等武器廠商全部搞好了,然後拿過來參加招標,中標後就直接大規模生產了……人家企業負擔不起這麼大的研發成本,而且一旦無法中標,這些研發費用也就打水漂了。

因此,大楚帝國裡對中大型,研發成本比較高昂的新武器裝備的招標,往往都是從研發階段開始,給出研發合同扶持廠商搞出來樣機,樣機透過後就授予正式的訂購合同。

然後武器廠商就可以拿著這份合同湊集資金,用於後續的技術研發,量產準備等一系列的研發工作。

當然,一些技術簡單的武器,或者說舊式武器,或舊武器的升級改造等等,就不適用於這方面了。

總體來說,楚軍的國防招標模式比較多種多樣,啥樣的都有。

空軍方面開始對空中炮艇的招標計劃後,五大飛機公司都齊齊參與了……嗯,如今大楚帝國裡,也只有這麼五家比較上規模的飛機公司,其他的飛機公司也有,但是技術實力太差。

五大飛機公司,實際上都是五大汽車廠商的附屬品,清一色的全資子公司,因此他們都可以獲得來自母公司在動力領域的大力支援。

那些新型的大馬力航空發動機,可都是五大汽車公司的動力部門搞出來的。

可惜的是,雖然空中炮艇這事對於空軍而言很重要,對於那些飛機公司來說也算重要,但是對於五大汽車公司而言……這種幾十萬,撐死百來萬的業務甚至都到不了公司決策層面前。

人家都忙著在汽車市場上進行全面競爭呢。

承順五十四年,五大汽車公司在汽車市場上競爭一如既往的激烈。

在二月份的時候,北美汽車公司推出了拖拉機業務,其推出來的新款拖拉機在價效比上非常有優勢,並且憑藉著皮卡在廣大農場主裡形成的品牌效應,北美汽車公司的中大型拖拉機一經推出,就獲得了不俗的銷量。

這讓唐山汽車公司以及遼東汽車公司非常警惕,連連出招,一方面對老拖拉機降價,一方面則是匆忙推出自家的新拖拉機型號。

因為對於唐山汽車公司以及遼東汽車公司而言,拖拉機可是他們的主要業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