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蹴鞠表演(第2/3頁)
章節報錯
當地的支援政策,也讓松江府擁有了大楚帝國裡最密集,含金量最高的眾多職業蹴鞠聯賽。
光是參加泛江南蹴鞠職業聯賽的甲級球隊就有足足三支,而且名氣都挺大的,不單單在本地,在外地也大有名氣。
西城隊,黃浦江隊還有華亭隊,都是冠軍賽裡的常客,經常在金陵的皇家體育上裡,為國人乃至帝國權貴們獻上精彩的冠軍賽決賽對決!
當地的職業聯賽多了,比賽質量高了,同時市場宣傳的也不錯,再加上民眾本身的日常娛樂,情緒發洩硬需求,最終導致了松江城裡的蹴鞠市場比其他城市的要更加火爆。
比賽日裡來觀看比賽的人數比較多。
而大量人員的聚集,自然也有著安全方面的問題,因此當地巡警機構一向來都比較重視比賽日的比賽安全的。
在巡警們的大力維持下,觀賽的人群陸續進入西城體育場。
西城體育場,這並不是西城蹴鞠隊自己的專業蹴鞠球場……在西城區這樣一個地價昂貴的地方修建這麼一個龐大的球場建築,把整個西城隊賣了都修不起……
這個體育場,乃是松江城官府修建的一座公共體育場,主要用來承接各種體育活動乃至活動演出等一些大型的活動,用來豐富市民生活,順帶帶動周邊消費經濟的。
西城蹴鞠隊租用了這座體育場,用來舉辦各項賽事。
整個西城體育場的佔地面積非常龐大,中間擁有非常寬大,長一百多米的球場空地,而四周的觀眾席並不是一層,而是有兩層。
再在加上為了儘可能的安排更多的觀眾入場,因此座位比較緊湊,如此情況下整個體育場裡光是觀眾座位就達到了兩萬多,再加上臨時開放的站票,因此實際觀賽人數能夠達到三萬人。
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一場蹴鞠比賽有三萬人前往觀看,足以證明當代楚國人,嗯,主要是城市裡的中低收入階層對蹴鞠運動的喜愛……
或者說也談不上什麼喜愛,更多的還是一種宣洩情緒之類的態度……還有不少是看熱鬧的。
有相當一部分其實都是外地過來的遊客,來這裡遊玩的時候,安排時間來看一場
球賽,體驗體驗大城市的一流球隊比賽的氛圍。
所以這麼多觀眾裡,其實有不少連蹴鞠比賽規則都不知道。
而當代大楚帝國的蹴鞠比賽規則,某種程度上和後世現代足球的比賽規則有些類似……畢竟這玩意雖然是從傳統的蹴鞠遊戲裡發展而來,但是中間被羅志學給引入了後世現代足球的一些比賽規則。
不過區別也有,那就是身體對抗更加強烈一些…而且得分更加頻繁…
身體對抗方面,後世現代足球裡球員們是不穿戴防具,頂多就是在小腿上加護具而已,為了球員安全自然會禁制很多身體對抗動作。
但是蹴鞠比賽之前在軍隊裡推廣的時候,為了培養團隊合作,競技對抗精神,本身就對坑比較頻繁,為了避免受傷所以就加入了比較完善的防護,比如頭盔,護膝,手套,護胸等。
這些防護措施本意是為了避免士兵們玩這種激烈對抗遊戲的時候受傷,但是傳入到民間之後,這種帶著護具比賽,保障安全的情況下也比較激烈,有比較強的觀賞性,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現代楚國裡的蹴鞠比賽中的激烈身體對抗,也是推動蹴鞠比賽商業化的重要措施……
畢竟,沒人願意看見二十八個人單純球場上追著一個鞠球跑來跑去,然後還老半天還沒有進門得分,也沒有人仰馬翻,球員之間也不打群架,不打裁判……整個場面昏昏欲睡,看著都想讓人睡覺的蹴鞠比賽!
大楚帝國裡的蹴鞠比賽裡,因為身體對抗很多,所以經常能夠看見人仰馬翻的場面……別管進球與否,光是看這場面就值票價了。
要不然,豈能這麼多人花錢進來看比賽?人家看的就是二十幾號壯漢人仰馬翻的場面,再來點戲劇性的表演就更好了。
當然,這種身體的激烈對抗其實也只是看著場面熱鬧,實際上很安全的……一些會導致受傷的風險動作也是被嚴厲禁制的,准許的是尋常的身體對抗,這種尋常的身體對抗裡在有護具的保護下,再加上球員們的常年鍛鍊,身體素質極好以及對各種自我保護動作,對抗動作都有針對性的練習。
因此看上去危險,實際上危險性遠遠沒有看上去那麼大……比那些不帶防護的其他比賽安全多了。
比如楚國裡上流社會里還盛行馬球,這玩意才是真危險,每年都會有那麼一兩個倒黴蛋受重傷甚至死亡。
身體對抗,場面熱鬧這是蹴鞠超過其他賽事,在民間盛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另外一重要因素就是蹴鞠的進球得分是比較頻繁的,可以讓人們經常能看到進球的場景,進而刺激觀眾的熱情。
一場比賽下來,雙方加起來進十幾球是常態!
為什麼會如此?
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根據羅志學引入的一些規則,導致蹴鞠比賽進球數量稀少,最早期推廣商業化的時候並不成功……還是那句話,沒人願意看沉悶無比的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