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蹴鞠表演(第1/3頁)
章節報錯
隨著大楚帝國裡的蹴鞠運動從昔日的零星民間娛樂活動,再演變為軍隊裡的團體競技專案,又反過來進入民間成為業餘團級競技運動。
這些業餘的蹴鞠俱樂部的比賽活動,讓部分人看到了蹴鞠運動裡的商業前景,最終出現了職業化的蹴鞠俱樂部。
這些職業化蹴鞠俱樂部為了更好的組織商業比賽,吸引更多人前往球場觀看比賽,最終形成了眾多職業或半職業的俱樂部聯合起來成立賽事運營公司,用來統一組織比賽。
最終,也就讓大楚帝國出現了職業化的商業蹴鞠賽事,而且賽事還不少,大大小小足足有三十多個呢。
沒辦法,大楚帝國地盤太大,受限於交通速度以及距離的影響,這些蹴鞠賽事也只能按照區域來進行……畢竟也沒辦法讓兩支相隔數千甚至上萬公里的蹴鞠俱樂部來回比賽不是。
真要這麼搞,一年也打不了幾場比賽啊。
最終也就形成了以多個地區或一個地區為基本單位的各項賽事。
而諸多賽事裡,發展的最好,影響力也最大的應該是泛江南蹴鞠聯賽了,之所以辦的最好,自然不是因為什麼其他亂七八糟的。
純粹是因為泛江南地區經濟好,人口密集,體育市場足夠龐大,能夠養得起大量的職業俱樂部。
而大量的職業俱樂部的存在,為了爭奪球迷市場又彼此間競爭激烈,這些激烈的競爭又導致了泛江南的蹴鞠聯賽的觀賞性更好,同時話題性更多。如此又反過來吸引力人們的關注!
當代人們的日常娛樂專案其實不多的……畢竟當代也沒有什麼手機電腦,同時也缺乏其他的娛樂專案……
日常時候很多楚國人,主要是指中低層收入的普通家庭裡一天到晚都在為了生存而奮鬥,好不容易等到旬日休息日也沒有什麼好的娛樂專案,撐死了就是到城市附近來個郊遊什麼的。
所以說,當代楚國人娛樂生活還是非常枯燥的。
這個時候,蹴鞠比賽出現了……不少人,尤其是中低層的上班族們發現旬日休息日裡有了好去處,那就是約上幾個難兄難弟,然後帶上一點低度數的黃酒以及爆米花,一邊看比賽一邊吃吃喝喝。
隨著比賽的進行或是進行歡呼或者咒罵,用來發洩日常生活裡積累的煩悶……
沒錯,當代楚國人看蹴鞠比賽,其實不太關注蹴鞠比賽本身,更多的是為了去放鬆以及發洩……本質上和跑到樓頂上大吼幾聲沒啥區別。
只不過跑到樓頂上大吼幾聲,別人會把你當神經病……但是你去球場歡呼或咒罵卻是沒人說你什麼,因為周圍的人都這樣!
當代的楚國人……嗯,準確的說是城市裡的中低層市民把看蹴鞠比賽當成了一種放鬆和發洩的行為。
而上頭也樂意看見如此,所以過去幾年裡帝國出臺了不少扶持各類體育以及其他文化娛樂產業的政策,其中蹴鞠算是其中一種比較重要的。
帝國高層,需要蹴鞠讓人們進行一定程度的負面情緒宣洩……嗯,這是禮教部方面注重蹴鞠賽事的主要原因。
當然,其他部門就不太關心這些,更多的是關心蹴鞠賽事的經濟價值……
別看當代的蹴鞠賽事還比較原始,行業經濟本身不咋地,但是卻也能夠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比如蹴鞠賽事發展的好,影響力大,讓民間裡更多人開始喜歡玩蹴鞠,這意味著將會給運動裝備廠商一個的大市場……這意味著就業和稅收。
蹴鞠比賽還是比較頻繁的,一般來說七八天會有一次比賽,而賽事密集的時候甚至三四天都會有一場比賽,具體還是要看當地的蹴鞠球迷市場以及當地的交通情況,俱樂部數量等多方面情況綜合。
這些蹴鞠比賽,每一次比賽都會吸引少則數千,多則數萬人來觀看……這些來觀看比賽的人群需要乘坐交通工具,需要食物以及飲料,一些遠距離趕過來的球迷還需要住宿。
然後觀看比賽的行程裡,有些人會選擇購買一些紀念品,比如秋衣,鞠球,海報,畫冊,玩偶等等。
而這些行為,將會帶來大量的消費……這意味著將會提供就業和稅收,從表面的第三產業惠及到背後的第二產業乃至第一產業。
少則數千多則數萬人的密集消費,而且這種事少則四五天,多則七八天就來上一次……這一個俱樂部的賽事還沒什麼,但是大楚帝國裡這麼多蹴鞠俱樂部,每天進行的蹴鞠商業比賽可是非常龐大的數字,這匯總起來帶動的經濟資料可不是個小數目。
所以別看當代的蹴鞠賽事還比較原始,並且也乍一看似乎也只是個娛樂專案而已,但實際上也是一個產業……這個產業本身其實也沒什麼,但是其帶動的消費能力卻是讓各地的官府無法忽視。
b哪怕是在松江府這種地方,也不會去輕易忽視蹴鞠賽事的商業價值……為啥?
因為松江府本身是工業重地,其內有各類產業,其中自然也就包括了運動裝備產業……大楚帝國裡百分之七十以上的運動裝備,如蹴球都是松江府的工廠所生產的。
所以,松江府當地官方對蹴鞠運動還是比較支援的……俱樂部雖然沒幾個錢,當地的球迷的消費也普通,但是……人家能透過運動裝備賺的全國球迷的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