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近衛軍版本的槍托,用的卻是歐洲進口的歐洲核桃木……這種木料在效能上自然是各種好,質地堅硬,耐腐蝕,能夠良好適應各種惡劣戰場環境,而且韌度也很不錯。

但是……它貴啊!

這玩意哪怕是在歐洲當地,也是屬於名貴木材,生長週期長,價格昂貴。

當然,歐洲地區如今是大楚帝國的殖民地,也不存在說獲得難度大之類的問題,無非就是價格貴一些。

從這兩種槍托材料的選擇上,就可以看的出來近衛軍和陸軍之間的採購區別了。

而在輕機槍的選擇上也同樣如此!

當湖廣武器公司的輕機槍進行各種測試,並且測試結果非常優良,也超過其他兩家輕機槍的測試結果時,近衛軍連其他兩家的廠商代表理都不理,直接找到了湖廣武器公司的代表,當場表達了採購意向。

隨後簡單的談判後就達成了交易,近衛軍採購一千挺該輕機槍……至於價格,湖廣武器公司報價兩百五十楚元一套,近衛軍還價來了個整數兩百楚元,湖廣武器公司糾結了一番後最終還是答應了下來。

然而這個價格,實際上依舊算得上很昂貴,至少陸軍和海軍方面表示無法接受……其他兩款輕機槍,人家一開始的報價才兩百以及兩百一,這後頭砍砍價,估計一百大幾也就能拿下了,砍的狠一些,說不準一百五六左右就能搞定。

兩百楚元,也就近衛軍願意給這麼高的價格!

但是人家近衛軍給的價錢貴也是有高要求的!

不過一些細節上近衛軍還不太滿意,得讓他們稍微改進一二,比如這做工還要更好一些,比如槍托什麼的就別用什麼爛大街的核桃楸了,得用進口的歐洲核桃木。

然後不要標配的二十發彈匣,要求統一配屬三十發的弧形彈匣,增強火力持續能力。

因此,近衛軍定製的這一批輕機槍,在做工,配置,效能要求上其實比湖廣武器公司的原型槍還要更高一些。

所以也別覺得近衛軍人傻錢多……人家錢雖然多,也願意接受高價,但是人家對質量和效能的要求也高……

這款近衛軍定製的輕機槍,被近衛軍正式定型為五十四年式輕機槍……

這個時候,陸軍都還在糾結著如何用三方競爭的態勢進行壓價呢。

現在就下訂單?不可能的事。

近衛軍就那點規模,輕機槍也用不了多少,一千挺都已經算很多了,所以決定很容易下。

但是對於陸軍而言,光是自家正規軍的甲等編制的步兵,騎兵,炮兵等師旅單位就有二十幾個。

乙等編制的各種師旅單位也有幾十個。

正規軍現役一百多萬人呢,並且近衛軍怎麼用這些輕機槍不知道,但是陸軍可是打算前期先配屬到步兵排級別,實戰中,比如班組巡邏作戰則是加強給步兵班。

等到發展成熟,主要是後勤供應更加成熟了就直接下放到步兵班級別,讓輕機槍成為一種班組武器的。

這意味著陸軍將會需要至少上萬挺的輕機槍,光是輕機槍本身的採購金額可能達到一百多萬楚元。

如此誇張的採購數目根本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由中層人員所決定的。

這玩意得經過陸軍高層討論,甚至上軍務院讓那些大佬們討論後才能決定。

阻礙陸軍輕機槍大規模運用的,其實並不是輕機槍價格價格昂貴,再貴也不過一百多楚元,超大規模生產採購下還會更便宜,撐死了百來萬楚元……這也就相當於一艘大幾千噸的大型裝甲巡洋艦的價格而已。

陸軍就算再窮,也不差這點。

問題是輕機槍相對比栓動步槍,消耗的子彈會更多。

帝國也不是差這點子彈,關鍵的是後勤供應問題……陸軍可是全球部署的,前線使用的每一發子彈,都得千里迢迢從東亞本土運過來。

因為後勤供應問題,陸軍方面對彈藥消耗一向來都比較重視的,而輕機槍這玩意光是聽這名字就知道會消耗大量子彈。

因此陸軍內部對輕機槍怎麼用,用多少還是有一些顧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