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78號戰車專案(第2/3頁)
章節報錯
“其強大的火力足以撕碎任何敵人!”
“而按照我們給它的戰術定位,這種戰車不僅僅具備在野戰衝陣廝殺的能力,同樣也具備了在城市等複雜地形上的強悍作戰能力!”
“以我們戰車的防護效能,那些土著叛軍哪怕是躲在城市裡打所謂的巷戰,也擋不住我們戰車的進攻,並保障車內戰士的安全。”
“甚至可以說,我們本來就是為了在城市作戰環境下開發的這款戰車!”
這一番話,也引起了陸軍那邊不少將領的點頭……開發坦克用於城市巷戰?
這要是放在元時空裡,那是妥妥的非主流,因為這樣很容易就會把坦克置於敵人的各種反坦克火力,如火箭筒,反坦克導彈等武器之下。
但是在當代的大楚帝國這裡,坦克這種強裝甲防護的車輛,其最大用途其實還真就是在城市裡。
至於野外作戰……人家楚軍其實不需要這種大鐵疙瘩。
簡單一點就是直接用各種火炮轟擊,然後對面基本就完蛋了。
複雜一點的,那就是用火炮轟擊,然後重機槍掃射,步兵再慢慢上去清理戰場,這麼一套下來基本也就完蛋了……過去二三十年裡楚軍基本都是這麼打仗的。
最近幾年,軍方又開始用裝甲車……作戰方式還是老一套,各種火炮輪番轟過去,裝甲車搭載重機槍上去各種掃射,然後步兵打掃戰場。
但是到了城市裡頭……那麼不可控因素就太多了。
楚軍的炮兵部隊哪怕如此強悍,也很難說把躲在城市裡的敵人都消滅乾淨,城市裡的各種建築物太多,你用火炮把建築物炸坍塌了之後,人家敵人照樣能用這些廢墟充當掩體給你打冷槍。
楚軍最近也嘗試過用裝甲車執行入城作戰任務,但是現在的裝甲車,正面裝甲還行,但是側面裝甲非常薄弱,抵擋中遠距離的子彈還行,但是抵抗近距離的子彈依舊有點力不從心……哪怕只是滑膛槍打出來的子彈。
別覺得滑膛槍落後,就認為威力小,其實滑膛槍只是精度差,有效射程近,但是要說威力可不小……如楚軍大規模出口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槍,該槍十八毫米口徑,子彈的槍口動能能夠達到三千八百焦耳,而後世的AK47的槍口動能才一千八九百焦耳。
這種火帽擊發槍打出來的子彈,在百米範圍內,320裝甲車那側面薄弱裝甲一樣扛不住……
楚軍乃至現在的歐洲西亞印度等各國土著軍隊都全面淘汰了各種盔甲啊,就是因為滑膛槍的威力太大,人力穿戴的盔甲它擋不住啊!
當然,能不能打中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是百米打不中,那麼五十米,甚至三十米呢……所以之前的步兵都玩線列步兵,講究近距離齊射。
而在城市這種複雜環境裡,那些土著抵抗軍就能夠比較容易的縮短這種距離,靠近到數十米範圍內攻擊楚軍的步兵乃至現在的裝甲車。
所以長期以來,楚軍在海外基本都不會主動入城作戰,而是各種炮擊直接給你打爛了。
一定不要入城作戰的話,則是會派遣外籍軍團裡的炮灰步兵們入城作戰。
不然的話,入城作戰不可控因素太多,正規軍的步兵傷亡就會太大。
從這些角度來看,在坦克出現之前,其實楚軍都還沒能找到一種比較完美的入城作戰武器。
這也直接催生了陸軍方面研發坦克以及重重甲防護的裝甲車的熱情。
實際上陸軍現在除了研發坦克外,還在研發在動力系統有限的情況下,犧牲越野機動能力,以換取更優良的防護能力的重型輪式裝甲車。
而這兩種武器,某種程度上其實都是為了城市巷戰而研發的。
至於野外作戰,人家楚軍根本用不著這玩意……地球霸主可不是吹出來的,而是打出來的。
沒有絕對強悍的軍事實力,怎麼可能稱霸全球,把地球上的所有領土都置於自己的直接統治或殖民統治之下?
真以為那好幾億土著人一個個都是乖順的綿羊,心甘情願的任由楚國人剝削打殺啊。
這都是有前提的,而這個前提就是大楚帝國強悍無比的軍事力量。
之前英格蘭王國裡有叛亂,不僅僅是單純的犯上作亂試圖奪取英格蘭王國的政權,還打著驅逐楚國人的口號……對此楚國人直接出動數千外籍軍團以及數百名正規軍,三兩下功夫就把叛亂的幾個大貴族幹趴下了,殺了個血流成河,直接讓當地人口減少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