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全面裝甲時代(第1/3頁)
章節報錯
在英格蘭王國的地區叛亂作戰裡,海軍第253艦隊的近海戰鬥艦所表現出來的強悍近海戰鬥力,讓海軍方面高層安心不少。
畢竟在這之前,海軍方面的部分高階將領主張搞近海戰鬥艦,也是從紙面上的戰略戰術進行推演的。
前幾個月雖然有少數近海戰鬥艦在歐洲地區執行了戰備執勤任務,也進行過實彈演練這些,但是畢竟沒有正兒八經的打過這種比較大規模,比較真實的戰鬥。
因此近海戰鬥艦在海外地區的真實作用如何,在這之前都是一個未知數,同時成本問題也是一個沒能得到證實的東西。
而經過這一場戰鬥之後,海軍方面已經確認了,近海戰鬥艦雖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在海軍內部的各戰鬥艦種對比中,遠洋被正規遠洋船隻,近海被近海戰列艦,裝甲艦吊打……真正進入江河的話也因為噸位比較大不如淺水炮艦靈活。
但是……當這些缺點綜合起來之後,又讓近海戰鬥艦同時具備了上述三者的優點:擁有一定的遠洋航行作戰能力,一定的近海戰鬥力,還能勉強進入江河作戰。
當具備了這三種能力的近海戰鬥艦出現在土著地區,對上沒啥實力的土著軍隊時,呈現的就不是幹啥啥不行,而是幹啥啥都行。
由此體現出來極強的戰場適應性,作戰成本極為低廉。
因此海軍高層迅速調整,增加了兩種近海戰鬥艦的訂單,同時削減了部分護衛艦以及巡洋艦以及大噸位近海巡邏艦,大噸位淺水炮艦的訂單。
這麼一搞的話,又能降低部分造艦成本……畢竟現在能夠用一艘近海戰鬥艦就替換兩三艘戰艦的作戰任務,同時近海戰鬥艦這玩意用的都是落後技術裝備,造價成本極為低廉。
這火炮口徑小了,火炮重量以及體積立馬就大幅度降低下來,如此剛好能夠縮小船體,降低吃水。
所以沒多久,艦政部的下一代旗艦型大海近海戰鬥艦的主要效能指標就很快出來了,滿載三千一百噸,採取前後中軸雙聯裝炮塔方式部署四門一百五十毫米火炮,舯部在炮廊,部署了四門單裝一百二十毫米四十倍速射炮,整個戰艦部署了四門一百五十毫米火炮以及四門一百二十毫米火炮。
這麼一算下來,光是節省下來的造艦成本就能省不少。
同時還能夠把海軍的人員編制用在更重要的地方去,海軍的人員兵力總數也是有限制的,不可能讓海軍無限制的增加人員的……因為人員也是需要訓練,薪資成本的。
而這麼一番操作下來,這造艦費用又能省不少……畢竟不用死貴的兩百毫米艦炮後,只用一百五十毫米的上一代速射炮,這費用立馬就能降低一大截,噸位更小,用的裝甲也更少了。
海軍方面預估著,估計三十大幾萬就能搞一艘……
艦炮費用降低了,裝甲鋼費用降低了,這同時噸位小了動力系統的要求也降低了,這各方面綜合起來,這新一代旗艦大型近海戰鬥艦的造價成本嘩啦啦的直接降低了十幾萬。
高州號近海戰鬥艦雖然火力強大,裝備了兩百毫米四十倍口徑的速射炮,但在實戰中海軍方面這玩意的火力有點過剩……兩百毫米的主炮打出去的炮彈威力太大了,而土著的炮臺防禦工事,港口城市裡的軍事設施根本就不需要這麼大口徑的速射火炮。
如旗艦型近海戰鬥艦,海軍方面經過這一次的實戰裡發現,現在四千多噸滿載排水量的高州級近海戰鬥艦,噸位還是太大了點,以至於吃水還比較深,同時噸位太大,船體也太大,在近海、江河等複雜環境裡轉向麻煩。
火力上,別用什麼兩百毫米的速射炮了,這玩意哪怕是上一代的四十倍口徑速射炮,那也很貴啊,直接拋棄這東西,使用上一代的一百五十毫米四十倍口徑速射炮就很充分了。
四千兩百多噸的滿載排水量完全沒有必要,用個三千噸就很充分了。
基於這兩點,所以海軍艦政部在下一代的旗艦型大型近海戰鬥艦上,非但沒有擴大噸位,增強火力,反而是全方面的削減;
所謂正在設計,新一代的三千多噸的近海戰鬥艦,還沒人家一艘正在建造的一千多噸的艦隊護衛艦貴。
這個火力佈局相對高州級近海戰鬥艦而言可以說是大幅度削弱了,但是用來對付土著依舊夠用了……並且透過削弱火力減輕重量,大幅度縮小了噸位,同時還能把部分重量用在防護上,做到更加全面的全面防護。
這個價格是什麼概念?
海軍方面正在建造的新一代效能艦隊遠洋護衛艦,滿載排水量一千八百多噸,造價達到了四十多萬楚元。
此外還有若干七十五毫米速射副炮,四十毫米速射炮副炮。
用一百五十毫米口徑的主炮就很充分了,而實戰中,其實一百二十毫米口徑的主炮也能充分的摧毀這些土著的拉跨防禦工事,也具備足夠的射程。
強悍的全面防護,對於近海戰鬥艦而言還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玩意的設計作戰用途就是硬扛著敵人的岸防火力直接上去貼臉炮擊,甚至冒險闖入江河打擊敵人腹地縱深目標。
因此,其他方面都可以縮水,但是防護能不能縮水,非但不能縮水,還得再加強防護能力呢。
這年頭的裝甲鋼,其實挺貴的……在當代的大楚帝國裡,普通鋼材的話只需要十一二楚元一噸,但是裝甲鋼的話則是要差不多兩百楚元一噸,船隻噸位小了節省裝甲鋼了,這節省出來的成本可不是個小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