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美美洲飛機公司正式公佈他們的美洲一號農用飛機的訂單之前,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飛機行業裡苦思冥想的飛機的商業運營化,到最後竟然是落在了小小的,沒啥技術含量的農用飛機上。

當唐山飛機公司,遼東飛機公司,李氏飛機公司都還在苦思冥想爭奪軍用飛機訂單,松河飛機公司則是費盡心思開發客運貨運大飛機,而上述四家飛機公司都沒有成功出售哪怕一架飛機給民間商業使用者的時候……美洲飛機公司竟然不聲不響的就獲得了數百個商業使用者。

不僅僅是商業使用者,甚至都還有私人訂購飛機……他們的美洲一號農用飛機,去掉加裝了農藥噴灑裝置,其實就是一架小型飛機,操控簡單,價格也不貴,對起降場地的要求也簡單,哪怕是私人也能玩得起。

因此在承順五十二年冬,美洲飛機公司正式對外公佈他們的美洲一號農用飛機已經獲得了三百架訂單,並且預估最少有上千架潛在訂單的時候,四大飛機公司都沉默了……

我們都還在爭取幾架,幾十架飛機的訂單……你們都打算奔著上千架飛機訂單去了?

那叫一個羨慕嫉妒恨啊,一個個都打算上馬小型飛機專案。

不過,其他四家飛機公司想要效仿美洲飛機公司也很難……倒不是說飛機搞不出來,實際上以其他四大飛機公司的實力,想要搞出來這種小型飛機並不難。

但是想要賣出去可就難了。

美洲飛機公司的銷售渠道,走的是北美汽車公司的銷售渠道,直接對接那些農場主,農業開發公司。

而北美汽車公司依靠皮卡以及價效比比較高的拖拉機業務,已經在這些農場主使用者這裡打下了堅實的口碑。

因此農用飛機剛出來就迅速獲得了這些農場主們的信任,而其他飛機公司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以前的汽車如此,現在的飛機也同樣如此。

但是美洲汽車市場總量也不算大,已經有了一家北美汽車公司當霸主的情況下,其他四家汽車公司貿然進入其中,花費巨資設廠很可能血本無歸。

因此其他四家飛機公司想要在美洲展開農用飛機業務,難度還是不小的……這甚至都不是你飛機行不行的問題,而是你在美洲有沒有工廠的問題。

當然,類似的問題其實也存在於東亞本土……東亞本土的省份可多了去,這裡頭的四家汽車公司,每一家背後都站著好幾個省的支援呢。

然後還有一些海外行政領地以及土著領地上的大量農業開發公司的種植園。

而農用飛機這東西目前來說,主要使用者就是這些農場主,此外還有少數為周邊農場提供噴灑農藥服務的商業航空公司……而這些農場以及服務農場的航空公司主要就是集中在美洲,東歐地區。

更別說,人家美洲飛機公司還擁有地理優勢……因為他們本身就是美洲地區的企業,天然就能獲得當地官府的支援。

因此對於四大汽車公司而言,這些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地區的汽車市場才是必爭之地……至於美洲那地方,爭奪起來成本大,風險高,而且市場總量還小。

當然,要是其他汽車公司也願意跑到美洲建立工廠,就地生產汽車的話,當地官府也會把這些車輛納入採購。

如美洲地區的巡撫,參務,各地知府等高階官員們乘坐的豪華轎車,清一色的北美汽車公司的豪華轎車產品。

這些地方才是農用飛機的主要需求使用者,而這些使用者都在海外……其他四家位於東亞本土的飛機公司想要涉足其中其實難度比較大。

當地各省巡撫衙門,明確發文讓下屬各行政機構採購公務車輛的時候,優先考慮本地生產車輛,扶持當地汽車產業云云……就差直接要求各地官府只能採購北美汽車了。

至於其他飛機公司,你們又不來美洲設廠,不提供就業和稅收……還要來搶美洲飛機公司的業務,破壞當地稅收和就業,當地官府肯定看你不順眼。

回頭飛機行業這邊,同樣也存在地方貿易保護問題……農用飛機這一塊上,美洲當地各省官府肯定支援美洲飛機公司的。

而這,其實也才給了北美汽車公司生存空間。

再說,當地的汽車主流市場還是在東南本土,尤其是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如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地區,此外還有一些內陸大城市地區,這些地方的汽車銷量幾乎佔據全帝國汽車銷量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比如汽車行業,如今的南北美洲地區,那基本都是北美汽車公司的自留地,當地的農場主們喜歡購買皮卡以及越野效能比較好的乘用轎車,而這兩種車型都是北美汽車公司的優勢車型,市場份額長期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