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江南武器公司還有一種在軍事上可能沒啥影響,但是在民間武器市場上的絕對拳頭產品:啟明霰彈槍。

這玩意的累計產量,遠遠超過任何一款軍用步槍,各種改進型號的累計產量早就突破了千萬支,在很多海外領地裡幾乎每家每戶都備有一支啟明霰彈槍以作自衛。

江南武器公司靠這玩意賺的錢,比湖廣武器公司靠二十四型步槍,二十七型步槍賺的錢還要更多。

同樣的其他四家武器公司也各自有各自的優勢產品,比如河北武器公司,他們在地面火炮領域上獨領風騷,陸軍現役乃至新款的多種野戰火炮基本都是他們的產品,主力產品有七十五毫米野戰炮,山炮,七十毫米步兵炮,一百五十毫米輕型榴彈炮等,然後還有一五卡車。

現在的湖廣武器公司,他們的主力產品則是二十七型步槍,四三式系列風冷重機槍,此外也有部分火炮業務以及佔據龍頭地位的軍用紡織品業務。

陝甘武器公司,人家也有一個四二式系列水冷重機槍業務,然後還有相當出色的軍用三輪車,雙輪車業務。

兩廣武器公司,他們在部分艦載火炮領域裡做的相當不錯,如七十五毫米速射炮,四十毫米單管以及多管速射炮,此外在中小型戰艦上也做的不錯,還有陸軍火炮領域也有一些,最後他們最近還在和江南武器公司競爭大口徑速射炮市場。

輕武器上,他們的步槍沒啥優勢,嗯,甚至可以說一直以來都沒啥優勢,不過在手槍業務是能夠有所崛起,他們的四九半自動手槍,已經被確定為新一代的制式手槍,目前正在大規模生產服役當中,該款手槍的卡賓型號更是成為了裝甲兵的唯一配槍選型……

而且四九步槍的民用版本在民間市場裡也廣受歡迎,已經取代了河北武器公司昔年的拳頭產品河五式左輪手槍,成

為了民間手槍市場的新寵兒……

最後在警務市場上這款新手槍的警用手槍版本也擊敗了眾多對手,成為了很多省份的新式警用配槍。

如果一切順利,這種手槍的累計產量也會非常恐怖!

原因很簡單,就因為這玩意是目前僅有的一款成熟可用的半自動手槍,根本就沒有競爭對手。

在半自動槍械領域裡,兩廣武器公司的技術非常完善成熟,現在已經開始集中技術力量研發更先進的半自動卡賓槍,乃至半自動步槍這些新產品了。

在半自動領域裡,他們暫時沒有競爭對手……

此外他們的武器出口業務非常厲害,別看他們生產的都是一些老舊產品,如早期的燧發槍,火帽擊發槍,現在的單發步槍……還有一些滑膛炮,其產量龐大,利潤也不低。

而在新式的機動車輛業務上,他們的廣三式輕型裝甲車經過一系列的實戰測試後,廣受軍方好評,不出意外的話該款裝甲車輛將會成為陸軍方面的首選輕型裝甲車。

而這年頭的裝甲車可不便宜,一個比一個貴,隨便幾百千把輛的訂單那都是一大筆錢。

大楚帝國裡的五大武器公司,基本上都各自有著各自的領先優勢業務,用以提供豐厚的利潤來支撐整個龐大的公司的運轉以及新技術的研發。

但是……這五大武器公司全都是綜合性質的武器公司,任何一家武器公司都具備基本的各類槍械,火炮乃至其他軍需用品的生產能力。

比如在槍械業務裡不咋地的兩廣武器公司,你讓他們研發類似二十七型的步槍那有點難度……但是你讓他們生產的話,只要軍方幫他們搞定技術授權問題,分分鐘能夠給你把產能飆升到年產二三十萬支,給他們一定時間年產百萬支都是可以的。

不過吧……有能力擴產不代表能擴產。

軍方頂多也就是透過協調,讓他們獲得少量子型號的二十七型步槍的生產授權而已,不可能把湖廣武器公司的肉直接割讓給他們的。

同樣的,雖然五大武器公司裡,到目前為止依舊只有陝甘武器公司和湖廣武器公司具備了重機槍的專利,但是其他三家武器公司其實也有重機槍的小規模生產線……

這是大楚帝國在國防工業裡採取的一貫佈局,那就是任何一種軍需產品,必須確保有兩家以上的供應商,根不可能讓一家企業掌控某種軍需產品的全部供應的,這不符合軍方的利益,也不符合整個國防安全。

甚至在一些特定的重要主力裝備上,更是確保了五大武器公司都能進行大規模量產的能力,比如步槍,機槍,陸軍火炮。

同時為了維持生產線,也對對絕大部分的軍需產品的採購進行一定的限制,不會短時間內就把所需的東西全部採購齊全了,而是根據裝備的使用壽命每年採購換裝一批,確保生產線能長期維持正常的運轉。

其中最為典型的,應當屬於頂級戰列艦的生產了。

大楚帝國海軍採購一等戰列艦,因為價格實在過於昂貴,而且沒啥用處……但是海軍之所以堅持的間隔三四年就下一艘戰列艦的訂單,除了滿足海軍自身的需求外,一定程度上也是為了讓大楚帝國的國防工業,尤其是造船廠,艦炮工廠維持生產線。

所以哪怕價格極其昂貴,外界的嘲諷聲音持續不斷,但是海軍方面依舊很頭鐵的間隔三四年左右就採購一艘各方面都處於最頂級的戰列艦。

海軍在很多船隻裝備的採購上都採取價效比,控制成本的模式,但是在一等戰列艦的採購上從不這麼幹,基本上有啥好東西都會用上,除非技術還不成熟沒辦法用。

當然,反過來這也導致了海軍的一等戰列艦越來越貴,而且貴到很離譜的程度。

如美洲級戰列艦,這玩意要是放在原時空裡的各國來建造,單艦採購成本估計也就四百萬楚元左右,但是在大楚帝國裡表面成本都要五六百萬,而實際上海軍為了面子上好看,不給外界批判的機會,還把很多隱性的費用給隱瞞了下來,比如很多子系統的研發費用都是掛靠在其他專案上。

真正算起來,六七百萬估計都不夠。

為什麼這麼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