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勞務派遣是合法的……而透過勞務派遣,和土著企業或土著官府合作,以企業間的合作獲得勞務派遣工,或者是把勞動訂單外包……這些都是合法的。

至於土著企業或官府怎麼僱傭勞工,發多少工資,怎麼管理,那是土著內部事務,楚國人不干涉。

所以在當代大楚帝國的諸多語境裡,土著勞務派遣工和奴隸是同義詞……因為勞務派遣工變成了貶義詞,所以如今楚國國內搞類似的勞務派遣模式的時候,都專門使用了新的詞彙,叫做‘外包員工",就是把部分工作外包給其他企業完成……其他企業派遣自家員工到外包企業進行工作。

模式其實還是那個模式,只不過稱呼不一樣了。

當然,楚國國內為了保護普通勞動者的利益,嚴格規定了勞務派遣員工的數量,不得超過企業員工總數的一定比例,否則就狠狠的罰款……哪怕現在楚國企業把勞務派遣工換成了外包員工,但是稱呼改了,法律卻沒改……畢竟法律也不看你怎麼稱呼,而是看你怎麼做。

楚國內部的這些先不去說,還是說在行政領地以及藩屬國領地裡的情況……勞務派遣模式是廣泛存在的,而在藩屬國領地裡……嗯,主要是在非洲地區裡主要用的還是免費勞動力。

所以,別覺得楚國人不在歐洲等地區搞免費勞動力模式,是楚國企業家有良心……人家對自己人都那麼狠,更別說對土著了。

和楚國企業家講良心,人家都得笑話你太天真。

楚國人不在歐洲地區搞免費勞動力模式,而是搞僱工模式的原因就一個,利潤更高。

但是這種僱工模式也存在著一個無法避免的問題,那就是存在著反抗力量……而且對這種反抗力量,楚國人也很難以傳統的方式去解決……什麼是傳統的解決方式?要地不要人啊。

人都沒有了,自然也就不存在反抗了。

但是在歐洲,印度,西亞這些地方不能這麼搞,人都給你殺光了,誰來給楚國人工作?

經濟是不能這麼搞的。

而傳統的解決方式不能用之後,楚國人就有點適應不過來了……這也是登陸歐洲初期,楚國人比較頭痛,這殺也不是,不殺也不是……

楚軍當年登陸歐洲的初期就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所以當時的楚國人選擇了大規模的扶持當地的貴族代理人。

自己不出面,而是讓當地土著貴族代理人出面維持殖民統治……這也是相當於把土著勞動者和楚國人之間的矛盾,轉變為土著勞動者和土著貴族代理人的矛盾!

這矛盾轉移後,事情就比較好搞了……那些反抗力量的矛頭第一時間對準的是那些土著貴族代理人,而不是楚國人自己。

至於楚國人自己,我來開辦企業,為當地提供財政收入,為當地民眾提供就業機會,還帶來了文明世界的先進而廉價的各種生活用品……用楚國人自己的話來說就是:我們楚國人都是做慈善的,你們土著有什麼理由反抗我?

當然了,很多土著人依舊認為楚國人是邪惡的,大老遠跑過

來就是為了壓迫他們,掠奪他們家園的各種資源的,所以該反抗還是會反抗……

如此情況下,楚國人的應對方式是什麼?

一方面是加強土著代理人的軍事力量……這也是登陸歐洲初期就開放火帽擊發槍,先進滑膛炮的出口許可權的原因之一,出口武器固然是為了賺錢,但是也是為了扶持代理人,讓代理人擁有更強力的軍隊以維持統治。

另外一方面就是大規模擴充外籍軍團,過去十多年裡,楚國人的外籍軍團的規模從早期的十多萬人迅速擴張到了超過一百五十萬人。

主要從印度,西亞,歐洲地區招募土著士兵……而且往往是從受壓迫群體裡招募士兵,如印度地區裡的賤民,印度北部地區裡的山區民眾,西亞地區裡的部分少數派,歐洲地區裡的小國等。

總之是主要從受壓迫群體裡招募土著士兵……

這些受到壓迫群體裡的土著士兵,一旦加入外籍軍團後,對楚國的忠誠談不上多好,但是對昔日同胞或者是他國的一些中上社會群體的手段卻是極為狠戾。

此外,這些外籍軍團計程車兵也只能依靠楚國人……除了給楚國人賣命外,他們幾乎沒有第二條可選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