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倫敦(第1/3頁)
章節報錯
倫敦楚國租界西門,這地方在楚國人到來之前還是一片荒野,同樣的楚國租界所在的地方,實際上在楚國人到來之前也是一片荒野。
但是這片荒野地區卻是在短短時間裡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隨著楚國人建立了倫敦租界地區,並在租界裡開始大興土木,建設了軍營,堡壘,倉庫以及眾多住宅後。
租界西門外的一片荒野也是在這個浪潮裡迅速崛起。
一開始,這裡只是有眾多土著在這裡擺攤販賣一些果蔬特產之類的……因為租界裡的楚國人以及為楚國人工作的土著人口袋都非常的豐厚,擁有強力的購買力……土著裡的商人們自然也是聞著味過來,一開始是擺攤,然後在這裡購置土地修建商店。
很快,一些土著裡的大商人,乃至權貴們也為了方便和楚國人做生意,接觸,開始在這裡修建商業建築,在這裡設立辦公地點等!
甚至連英格蘭王國的官方,都在西門外設立了外交部的辦事機構,方便就近和楚國人進行聯絡,而英格蘭王國的外交大臣更是常年駐紮在這裡。
隨著這片地方的建築增加,彙集的人口也增加,英格蘭王國也在這裡設立行政機構,並設立了一個很特殊的城市:東倫敦市。
\b這個新崛起的東倫敦市,從一開始的荒野開始算起,滿打滿算也就十年出頭而已,但是彙集的人口已經超過了倫敦舊城區,其各方面的經濟資料也超過了倫敦舊城區,很多英格蘭王國裡的有錢人們,也大多往這裡彙集,建造自己的別墅公館莊園。
一方面是這地方發展的速度實在太快,在這裡有更好的機會。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這地方靠近楚國租界,在安全上可以得到極大的保障……架設未來英格蘭王國內部發生什麼內戰,或者是北邊的威爾士王國,蘇格蘭王國等國家的軍隊打到倫敦來,那麼唯一安全的地點估計也就只剩下這個東倫敦市了,而越是靠近楚國租界的地方也就越安全。
因為……沒有任何一支叛軍或者其他國家的軍隊,敢在靠近楚國租界的地方里開戰,要是一不小心,這子彈和炮彈飛過了租界邊界線,然後落入楚國租界的地界裡,楚國人是要當場發飆直接把什麼亂七八糟的土著軍隊一股腦屠了的。
\b這種事可不是沒有發生過……在奧地利那邊就出現過,在楚國人進入奧地利地區後,因為楚國人到來的緣故動搖了當地原有的哈布斯堡家族的統治基礎,倒是叛亂頻繁出現……有一次叛軍很生猛,直接打到了維也納,而且就在楚國租界附近和奧地利軍隊交戰……期間有炮彈落入了楚國租界裡,導致了幾個看熱鬧的楚國人受傷。
然後……駐紮在租界裡的楚軍外籍軍團直接殺了出去,把交戰雙方數千名土著士兵,連帶領軍的那些貴族將領們在內,除了少數逃出去的幸運兒外,剩下的一個不少全都屠了……楚國人遵循古老的傳統,在租界外頭擺了兩座景觀……叛軍一座,奧地利王室軍隊的一座。
楚國人才不管你是什麼人,什麼原因導致的……只要是戰鬥發生在租界周邊,然後有子彈炮彈落入租界內,楚國人就會直接嘎嘎亂殺……根本不分你是叛軍還是王室軍,只要出現在附近戰場上的全都殺了。
後續為了避免土著的軍隊繼續跑到租界附近開戰,導致誤傷事件,楚國方面的歐洲巡撫又下達了一條特別授權命令,准許駐防各地的楚軍採取主動防衛手段,對出現在租界邊界線五公里以內的土著軍隊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並和各土著國家簽署補充協議,要求把租界周邊的五公里範圍內,設立為‘非軍事區",不得駐紮軍隊。
\b從這之後,就沒有土著的軍隊敢在楚國租界附近開戰了,別說開戰了,連靠近五公里都不敢靠近……因為你只要敢靠近,楚國人二
話不說,直接拿後裝線膛炮炸你……
這一措施,楚國人本意上是為了確保租界或其他和土著領地相鄰的行政領地的安全,避免受到土著之間戰爭的影響而導致誤傷等。
但是這也導致了一個讓人啼笑皆非的後果……那就是很多土著人,哪怕是那些權貴有錢人們都扎堆跑到楚國租界邊界線外五公里內的非軍事區的地方生活……因為這種地方,在那些土著們看來是安全性非常高的安全區:有大楚帝國武力保障的安全區……
不過,這些地方在***上,甚至管理權上依舊隸屬於各藩屬國。
最終就導致了,類似東倫敦市這樣緊挨著楚國租界發展起來的城市……規模其實不大,因為非軍事區的距離只有五公里而已,但是為了獲得安全保障,基本都是圍繞著楚國租界來進行建設的……這其實很額外的,就是圍繞著楚國人的租界搞了一條寬只有五公里的土著生活區。
楚國人一看,傻眼了……尼瑪也沒兩年,自己的租界都被一大堆土著人給包圍了。
那得多噁心啊!
所以沒兩年帝國方面又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打補丁,和各國簽署了新的補充協議,除了對既定的少部分租界邊界的土著城市給予承認外,後續土著不得在租界附近建立城市,村莊等人口聚集地,在五公里內的非軍事區裡修建建築需要楚國人審批後才能夠修建……如果不審批就修,租界裡閒得無聊的楚國炮兵們,就會把這些非法建築當成靶子來訓練炮術。
如此也就導致了東倫敦市這種城市的獨特地位……因為這是倫敦租界地區裡,僅有的一個被楚國人承認的非軍事區內的城市。
同時因為只承認既定的城市以及範圍,所以東倫敦市在非軍事區裡的城區面積也是被限死了,只有一片寬五公里,長約四公里的地帶,不得繼續向其他的非軍事區裡進行擴張。
這限定了範圍後,東倫敦市裡的地價也是節節攀升……同時也吸引了更多的英格蘭王國的人來這裡生活居住工作。
到了今天,東倫敦從實際上來說,已經成為了英格蘭王國里人口最多,最發達的城市……比邊上的倫敦舊城區都要更好。
好到英格蘭王國都想要把整個王國的行政機構都搬進去……但是被楚國人拒絕了……尼瑪,你都把王國政治中心搬過來了,這豈不是要強行抱我大腿,以避免被叛軍,外部敵人攻擊?
楚國人才不會讓你佔這種便宜呢,直接一紙檔案下去,除了東倫敦當地的行政管理結構以及外交機構外,其他機構不得進入非軍事區……國王也不準進來常住。
當代的東倫敦,是一個在特殊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一個非常畸形的城市!
\b不管在行政地位上如何,就連這地方的建築也差不多……因為在東倫敦裡,有著大量的來自楚國的工業風建築甚至還有不少的傳統中式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