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宋二牛的億萬富豪之夢(第1/3頁)
章節報錯
這年頭的汽車,動力都不咋地,尤其是三輪摩托車,因為這東西主要是面向於郊區鄉村市場,這售價不可能高的,為了控制成本因此基本上使用的都是單缸的汽油發動機。
馬力小的只有五六匹馬力,大的也不過十匹左右。
說實話就這點馬力根本不夠看……
但是,這並不影響三輪車的載重數量啊。
畢竟動力小,只是能不能拉得動,跑多快而已,但是隻要車身輪胎能夠承受得住,那麼放上幾百公斤貨物那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只是裝上貨物後,這些三輪車都需要掛低速擋,跑的特別慢,同時只能在平坦的道路上行駛,遇到上坡的話也上不去,需要人推……或者先把貨物搬下來。
但是,這並不影響三輪車實際載重能夠達到兩三百公斤……小馬拉大車嘛。
同樣的情況其實也出現在其他車輛上,尤其是軍用車輛上……那些車身就六七噸重的裝甲車,其搭載的發動機雖然已經號稱當代最頂級的了,但實際上也就只有五十匹馬力而已。
五十匹馬力拉著一輛六七噸重的裝甲車,用後世的目光去看不管怎麼樣都是屬於小馬拉大車。
但是在當代,還真就這麼用……
但是速度就慢很多,公路時速不快,如果是越野時速的話那就更慢了,能維持十多公里的時速都是快的。
同樣的民用車輛也如此,普遍存在小馬拉大車的情況,普遍的高階轎車型號,提供的動力一般都是在二十匹馬力左右……
而一開始定位於農業生產,但是現在卻是在短途貨運領域裡大放光彩,由河口機械公司改組而來的松河汽車公司生產的小型四輪拖拉機……這玩意其實也才十二匹馬力而已,動力小的很。
所以,是不能用後世的眼光去看當代的早期汽車的……別覺得人家動力小就不能拉人運貨了,頂多就是速度慢一些,爬坡能力差一些,油耗大一些,故障多一些……
而遼東汽車公司搞出來的軍改民的三輪車,也同樣如此。
這玩意的貨運版本,在平坦硬化路面上,拉個三四百公斤走一點問題都沒有,如果不管不顧的話,就和演示的那樣,直接裝上五百多公斤的貨物也沒啥問題。
別覺得奇怪……要知道四輪重型貨運馬車,這有四匹馬拉著,但是也一樣可以裝上一噸多的貨物呢。
這七八匹馬力的三輪車,拉個五百多公斤自然也可以。
然而這樣強悍的三輪車,卻是給了主推卡車的唐山汽車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威脅……他們的一五型卡車也是屬於軍改民型號,但是賣的不咋地。
如今透過效能降級,把六缸的五十匹大馬力黑科技發動機摘出來,換上了一款四缸超頻版的三十匹馬力發動機,又降低了其他的配置,終於是把售價拉低到了七八百楚元……但是設計載貨也就一噸左右。
而這玩意……在當代的汽車市場上估計也賣不出去……有這錢,人家可以賣上三四輛的三輪車了。
所以,如今唐山汽車公司的人都琢磨著,擬定的輕型卡車在民間市場上恐怕是不好搞了,想要賣出去還得靠軍方那邊的訂單,反正軍方不差錢,也不在乎價格貴不貴,只在乎效能,而唐山汽車公司研發的這種輕型卡車,在效能上絕對吊打其他汽車廠商……沒辦法,他們家的發動機技術太牛逼。
之所以搞成這樣,其實還是唐山汽車公司卡車研發部門的人,在設計這款輕型卡車的時候還是沒能擺脫一五卡車的設計思維……
一五卡車是什麼?
那玩意就不是民用卡車,而是軍用卡車,各種設計指標非常高,從動力系統到變速箱,再到底盤以及剎車乃至輪胎等等,全都是要用最好的,同時製造工藝也非常高……這些都是為了確保這些軍用卡車的可靠性,確保在在戰場上不掉鏈子。
而這種思維也和唐山汽車公司在乘用車領域裡,主打高階市場,在效能以及工藝上精益求精的思路是差不多了。
所以兩者一結合,就導致了他們搞卡車的時候也免不了想要搞的更好……然後成本就下不來了。
工業產品這東西,就是一分錢一分貨……你要效能高,要可靠性好,還要容易維護等等,這成本可就嘩啦啦啦的往上漲。
於是乎,一五卡車的民用版,一千八起,配置好一些的都得兩千多楚元……除了軍方,哪有什麼冤大頭會買這玩意用於貨物運輸啊。
同樣的,他們擬定的一零卡車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
不僅僅唐山汽車公司的人,在看到遼東汽車公司的最新款的貨運版三輪車後,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其他兩家汽車公司的負責人看到這款稱得上是暴力的三輪車後,臉上的表情也不太好看……這鬼東西,從設計到市場定位都堪稱是做到了極點,後續正式推向市場後,恐怕又是一頓嘎嘎亂殺的局面!
這樣一來,他們的三輪車業務以及卡車業務乃至小型四輪拖拉機業務,都會受到嚴重的衝擊。
比如松河汽車公司在農用,貨運領域裡主打的12型小型四輪拖拉機……雖然拉貨能力很不錯,但實際上價格還是要比三輪車貴不少,基本版也要三四百楚元,很容易就會受到三輪車的衝擊。
只不過這種小型拖拉機,除了貨運外,還能用於農業生產,後頭價格收割機,犁地機就能搖身一變變成農業生產機械,整體而言衝擊要小一些。
不過鬆河汽車公司的剛起步的三輪車業務,恐怕是要受到巨大的衝擊了。
松河汽車公司,在年初的時候看見遼東汽車公司推出三輪車,並受到市場歡迎後,他們也緊跟而上,設計研發了一款三輪車投向市場,採用他們自行研發的一款六匹馬力的單缸發動機,搭載了一款低速變速箱,搞出來一款三輪車投向市場,投向市場三個多月來,銷量不上不下,只賣出了三千多臺而已。
這本來就賣的不咋地,如今再受到遼東汽車公司新款三輪車的衝擊,恐怕後續銷量的增速就達不到預期了。
旁邊的李氏動力公司的人也如此,他們同樣也準備推出三輪車業務……但是他們的發動機研發成功比較晚,早期的重心也是放在了乘用車市場上,三輪車業務的重視程度稍微差一些,現在都還沒有完成研發呢……
但是對比一下雙方的效能以及售價,李氏動力公司的人就已經準備把原先的設計打回去回爐重做了……效能不如也就算了,按照如今的成本來算,到時候售價估計還比對方的新版本三輪車高,恐怕是打不開市場的。
他們必須搞出來一款更便宜,有市場競爭力的三輪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