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還有一個甲等路,這玩意要求更高,要求能夠快速通行重型車輛的雙向四車道或六車道乃至八車道的柏油路或水泥路。

同時硬化路面的承載要求也更高,硬化路面的建設標準,最低的丙等路都要達到零點三五兆帕,而乙等的路面承載能力就要求達到零點五兆帕……雖然這種路面承載標準放在後世現代,其實也就是鄉村公路的水準……但是你別小看後世的鄉村公路啊,後世的鄉村公路雖然小一些,但是人家照樣可以跑幾十噸的大卡車的……

而當代的大楚帝國,可沒有什麼幾十噸的大卡車,載重幾噸的就已經很少了,畢竟發動機就那點動力,幾十噸也拉不動啊!

時代不一樣,技術不一樣,汽車也不一樣,所以道路標準也不一樣。

其實大楚帝國也不是不能搞和後世那樣的高標準水泥公路或柏油公路,把路面承壓能力提升到零點七兆帕……無非就是用料多一些而已,但沒那必要啊,成本會貴太多,又沒有實際使用場景,不過是浪費錢而已。

等以後有實際需要了,現在修的道路也該到修繕的時候了,到時候進行改裝提升技術標準就是了,後續還可以建設封閉式的高等級公路,也就是高速公路。

總之,飯要一口口的吃,一口想要吃成胖子是不可能的,那樣很容易噎死。

太子出席參加汽車博覽會,交通部以及其他幾個重要部門的尚書也出席併發言,這讓第一次的汽車博覽會帶著濃厚的政治氣息……

這也不奇怪,汽車產業在大楚帝國裡,本來就帶著濃厚的政治氣息……沒有官府的大力推動,大楚帝國的汽車產業不可能在短短十年左右的時間裡,就從原始汽車的形態發展到現在的數十萬輛的汽車產量。

汽車產業對於大楚帝國高層而言,好處可太多了……可以取代馬匹,節省可以足夠數億人吃喝的農業資源;取代馬車,改善城市環境;同時帶動工業經濟發展,提升民眾生活水準,提升財政收入等等。

這麼多好處,帝國高層自然是大力支援的。

甚至可以說,大楚帝國的汽車產業發展,從一開始就是帝國高層主導進行推動的……事情的起點,那可是當年羅志學親自指示當時的三大研發內燃機的廠商加大力度進行內燃機,尤其是汽油機的研發,為此給予了免息貸款,稅收優惠等各種扶持。

而當時都已經快對內燃機絕望的三大內燃機廠商……嗯,當時都還是三大農機廠商就是因為有了這一政策扶持,這才能繼續汽油機的研發,然後陸續搞出來了工業用煤氣機,早期的熱管式點火汽油機,最後到現在的火花塞式點火汽油機。

這一步步也是花了足足十年時間呢。

如果用金錢計算的話……過去十年裡大楚帝國對汽車產業的扶持資金,那都高達一兩千萬楚元……嗯,雖然直接拿出去的錢沒多少,但是提供的免息貸款,可不是真正的免息,人家銀行還是要利息的,只不過利息由官府補貼而已。

同時稅收優惠……看似不出錢,但是做生意不用交稅,這也可以說是財政倒貼錢了。

這些年,為了扶持汽車產業,帝國財政實際上在汽車產業上其實沒收幾個稅,甚至倒貼出去了一大筆補貼。

當然,官府永遠都是不會虧……雖然在汽車行業上收不到稅,但是汽車產業擴大後,帶動的經濟發展卻是非常龐大的,其他的不說,光是汽車以及相關聯的產業鏈裡增加的就業崗位就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

而增加的就業崗位,讓一批人有了收入,這有了收入就有了消費,而消費的話……每花一楚元,至少也能夠給帝國貢獻三四成的間接稅收。

所以,這種大規模的產業,帝國官府表面上沒有收到什麼稅收,但實際上還是少不了稅收的。

稅收其實都還不重要……重要的還是就業崗位,增加民眾收入這些。

而這些理由,也是帝國高層再一次公開站臺,參加第一次汽車博覽會併發言的緣故。

第一天的展覽會,不對外開放,只對官方人員以及部分官方媒體,產業界開放,這一天的主要行程,實際上就是一大堆人陪同著太子羅戠參觀。

對於今天的參觀,太子羅戠也非常重視……他來之前就見過了父皇羅志學,詢問了相關的事情。

父皇羅志學,則是再一次向他強調了汽車產業的重要性。

汽車未來會如何,其實太子羅戠也很難有一個清晰的預判,但是他知道汽車產業很重要,同時更加清楚父皇非常重視。

而過去的五十年裡,父皇羅志學已經無數次證明了自己的戰略眼光。

早些年大力推動蒸汽機發展,再到後頭大力推動蒸汽船隻,蒸汽火車的發展……然後是大力推動電報建設,再到現在的電氣化以及內燃機發展。

這些都一一證明了,自家父皇羅志學在對未來產業發展上,有著遠超常人,甚至讓人無法理解的直覺。

從來都沒有錯過的羅志學明確表示對汽車產業的重視,其他人,包括太子羅戠在內都不得不相信……

正式開始參觀的時候,太子羅戠也算是大開眼界了……他看到了四大汽車廠商裡所有在售的車型,此外還有諸多第三方廠商,工程特種車輛,這林林總總加起來,各種車型有數百種之多,看的是讓人眼花繚亂。

其中最為矚目的當屬唐山汽車公司推向市場的新一代唐山牌三型轎車,這一款轎車搭載了他們最新研發的四缸發動機,三速變速箱。

而這款發動機的動力可以達到二十匹馬力……而且油耗對比前一代大幅度降低。

各方面的細節最佳化的也非常棒,最重要的是,這玩意竟然是採用了固定硬式車廂,而不是以往的軟棚敞開式車廂。

別看只是這麼小的變化,但是這麼點變化就意味著車身加重了不少,對動力系統的要求也更高,同時成本也更高。

同時他們還創新式的加裝了雨刷器……不過這種雨刷器還比較原始,需要手動搖動,這意味著一邊開車一邊手動搖動雨刷比較危險……所以他們很貼心的在副駕駛的位置也加裝了一個雨刷把手,在雨天裡副駕駛有乘客的時候,可以讓副駕駛上的乘客幫忙搖動雨刷器……

別笑……這年頭的汽車就是這麼的原始。

而且這已經是非常具有創意,甚至吸引了不少人關注的創新了……因為在這之前,可沒人想到過還能搞雨刷器這麼個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