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輛馬車組成的車隊一路出了小縣城,很快就行駛在砂石泥土路上。

四輛馬車裡,宋二牛獨自坐著豪華馬車,並由他的專職車伕駕車,兩個侍女乘坐一輛,管家和隨從乘坐另外一輛,還有一輛馬車裝著大量的行李箱,而四個安保人員有三人駕車,還有一人則是和管家隨從們坐一輛車。

宋二牛這一次回老家,可沒有想過什麼低調,而是怎麼有牌面這麼來……要不然也不會帶著這麼多人一起回來。

不帶多點人,怎麼撐得起場面啊!

而諸多行李也承擔著同樣的角色,這些行李裡除了日常用品外,還有很多宋二牛的衣服以及配飾等等。

身為一個體面的百萬富翁,在不同的場合下自然需要不同的著裝。

出席傳統風格的宴會,就要穿傳統的絲綢漢服。

如果是出席商務會議等帶有商業氣息的場合,那麼就會穿上等細羊絨打造的職業裝。

在家中普通會客的話,則是穿職業裝或漢服等。

光是不同場合裡所用的正式禮服,就帶了十多套……

然後還有侍女,隨從,安保人員的隨身行李……人家也需要替換衣服不是。

再有就是從美洲攜帶的一些美洲特產以及禮物,這些都是給父母以及大哥一家子,還有諸多族親們所準備的。

這麼多東西不僅僅需要一輛馬車專門運輸,順帶其他兩輛馬車的尾部也綁上了不少的行李箱呢。

人多,東西多的情況下,也就需要四輛馬車了。

宋二牛又財大氣粗,看不上租車行裡的廉價馬車,直接新購買了四輛新馬車連帶八匹拉扯的豐州馬……價格對於普通人而言自然非常昂貴,但是對於宋二牛而言卻是不算什麼,加起來其實也不過數百楚元而已,小意思。

這樣的車隊行駛在鄉間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引來了諸多往來人員的矚目。

透過玻璃窗戶,宋二牛看見周邊的人紛紛矚目乃至讓行,嘴角不由得浮現了微笑……他承認自己是一個很庸俗的人,他很喜歡如今的這種場面。

當年在美洲累死累活,甚至冒著被那些罪犯們搶劫等諸多風險,跑到金礦區裡去做生意,擺攤都得帶著火槍……後續小有身價了也沒有混吃等死,而是繼續累死累活把生意做大做強,期間不知道受了多少苦難!

當年剛開拓外地市場,到各地推銷自家的帆布工裝的時候,不知道多少次被人轟出門呢……他流了這麼多的汗水和眼淚,受了那麼多的白眼和委屈。

為的是什麼?

不就是為了賺錢嗎!

而賺錢為了什麼?可不就是為了爭一口氣,成為一個人上人嘛!

所以,回老家顯擺一二又怎麼了,哪怕為此花費了老大一筆錢……往來船票,隨從們的花費,再加上禮物花費,還有後續在老家裡各種顯擺的花費,這加起來估計得大幾千楚元。

但是他宋二牛樂意!

而如今道路兩旁旁人的矚目,讓他宋二牛感覺到這錢沒白花。

車隊一路前行,雖然走的是砂石鄉村土木,不過速度倒也算快,畢竟他老家所在的地方本身地形平坦,道路建設費用比較低廉。

過去三十幾年裡大楚帝國在道路建設上是持續不斷的,哪怕是鄉村道路基本也會鋪設砂石或煤渣,道路也算是比較寬敞,可以輕鬆讓兩輛馬車並行。

所以車隊一路速度算是比較快,也就是中途有一段平緩上坡的道路稍微多花了些時間。

大概一個多小時後,他們的車隊就出現在了一座村子裡。

這就是宋二牛的老家,一個名為雙山村的小村子,村子坐落於一個小山谷裡,左右各有一座海波不過一兩百米的小山頭,這也是村名的來源,有兩座座小山,所以就被稱之為雙山村。

雙三寸在前明時期其實沒多少人,因為兵荒馬亂導致原來的村落早已經荒廢,土地拋荒,只剩下幾戶人家而已。

帝國收復附近地區後,這裡以及周邊大片的地區都是因為荒蕪或抄沒等因素,大部分都變成了官田,然後才陸續有人因為租種官田或分期購買官田而陸續遷移到這裡安家落戶。

分期購買官田政策,這是一項在大楚帝國統一戰爭時期裡非常成功的政策,因為當初大楚帝國從前明王朝的官府以及權貴以及頑抗士紳,抗稅分子手中抄沒了大量的土地。

那個時候,大楚帝國官方官府保有的官田,佔據了控制區裡耕地總數的百分之四十以上……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資料。

如何處理這些官田也成為了大楚帝國早期農業政策的一大核心問題,最開始的時候大楚帝國嘗試過直接分田政策……後來發現不靠譜……獲得了免費分田的老百姓們並沒有對你感恩戴德,甚至還覺得理所當然,更沒有因此而站在大楚帝國這一邊,明軍打過來的時候,該跑路還是跑路,該帶路的還是會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