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宋二牛的野心(第2/3頁)
章節報錯
多年過去了,說實話他對本土的記憶都已經有些模糊了,唯一依舊有著深刻記憶的就是松江城裡數不清的工廠以及醇厚的煤焦味……
再一次看到本土的土地,站在頂層甲板上的宋二牛忍不住睜大了眼睛仔細打量著前方熟悉中已經帶著些許陌生的地方。
前方不遠處可以看見大量的戰艦停泊在沿江的碼頭上,宋二牛並不是什麼資深的軍事專家,對前方的那些軍艦也辨認不出來什麼具體的型號,但是依舊大受震撼……因為那是真的多!
很多碼頭泊位是延伸出到了江面數十米,前後並排停著好幾艘的軍艦,而這樣的軍艦碼頭在吳淞港海軍基地一帶裡還有很多很多。
停泊的軍艦多以數百噸,千餘噸的船隻為主,其中不少還是內河戰艦,但是也有數千噸的大型軍艦。
不過讓宋二牛可惜的是,他並沒有在這裡看到傳說中的萬噸戰列艦。
宋二牛並不知道的是,大楚帝國海軍雖然早期把吳淞海軍基地當成了最主要的港口,但是隨著海軍規模的持續發展,遠洋艦隊的大噸位深水戰艦增加,吳淞港這個長江入海口的海軍基地就變得不怎麼適合了。
這地方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它地理條件多麼適合成為一個大型的軍事港口,而是因為它卡在長江入海口,乃是保護繁華的江南地區,乃至保護松江城以及京城的戰略要地。
早期大楚帝國艦隊規模還不算大,大型噸位的戰艦也不算多的時候,這個地方還勉強湊合著用,但是隨著海軍規模增加就不太夠用了。
因此,大楚帝國海軍進行了詳細的勘測後,最終在浙江象山進行了大規模建設,打造全新的超大型軍港。
其建設規模非常大,施工時間持續長達十幾年,從承順二十年時期開始建設,一邊建設一邊使用,等到承順三十八年的今天。
在外界名聲不顯的象山港實際上已經成為了大楚帝國裡最大的海軍基地,這裡也是大楚帝國本土艦隊下屬第一艦隊以及第三艦隊的總司令部所在。
而長江入海口的吳淞海軍基地,雖然依舊是大楚帝國的重要軍事基地,但是已經不再作為遠洋艦隊大型母港基地使用,而是作為本土艦隊第二艦隊,即長江艦隊的司令部所在。
當然了,基於吳淞海軍基地的重要性,實際上本土艦隊的司令部依舊在吳淞海軍基地。
所以如今宋二牛在長江入海口吳淞海軍基地一帶看見的戰艦,都是第二艦隊,即長江艦隊的戰艦,以內河、近海戰艦為主,普遍噸位不大,最大的也不過是幾艘四五千噸的近海戰列艦而已。
想要看到大量的七八千噸甚至上萬噸的新銳戰列艦,那麼只能去南邊的香山軍港以及更南邊的廣東香港了。
南邊的廣東香港,乃是大楚帝國南方本土地區最為重要,甚至可以說在全國本土範圍內都是條件最優越的天然軍港,長期都是作為海軍的主要港口使用,以往是南洋艦隊的司令部,後來南洋艦隊南遷並演變為印度洋艦隊,司令部也遷往了錫蘭島後。
香港則是作為本土艦隊的重要海軍基地使用,同時也是地方守備艦隊,即南海艦隊的司令部所在。
如今的大楚帝國海軍規模龐大,光是主要戰艦的數量就長期維持著六百艘的龐大規模包括戰列艦、近海戰列艦、巡洋艦、護衛艦。
這還沒算上數量更多的小噸位近海巡邏艦、內河炮艇。
同樣也沒有算上大量的各種輔助軍艦,比如登陸艦、通訊艦、補給艦、醫療船,運輸艦。
大楚帝國的海軍是龐大的,而龐大的帝國海軍自然也需要大量的優秀港口作為軍港。
本土地區的主要軍港有釜山、旅順、青島、吳淞、象山、舟山、泉山、香港、廣州、廉州。
在扶桑有長崎、江戶、福山。
在南洋地區有金蘭灣、新加坡、萬丹。
而在更遠的海外地區還有著錫蘭島科倫坡、南部非洲開普敦、北美金山港等重要大型軍事港口。
而各種中小軍港以及軍民兩用港口那就更多了……基本上有楚國人的地方,都會有楚國人的軍艦,而有楚國人的軍艦自然也就有楚國人的軍事港口。
只不過海外的很多所謂軍事港口,絕大部分都是小規模的軍民兩用港口,只能停泊小噸位的軍艦,同時也不具備維護修理能力,只能進行簡單的休整補給以及維護。
比如目前的歐洲加的斯,這地方是重要了,大楚帝國海軍的歐洲艦隊已經擬定把這地方作為歐洲艦隊的母港使用了,但是這地方的基礎設施太差,目前無法讓大噸位軍艦直接靠岸,更無法對軍艦進行修理,哪怕是大噸位船隻的維護都比較麻煩。
想要讓加的斯港發揮出來真正的歐洲艦隊母港作用,還需要進行持續的建設才行,深水泊位總得搞幾個,然後為戰艦提供基本修理能力的修船廠總得搞一個,要不然也就真的只能躲避風暴,補給物資,讓水兵們上岸散散步這麼個用途了……
相對來說,國內的軍事港口條件就好得多了,比如吳淞海軍基地,這地方不僅僅可以停泊戰艦,因為隔壁就是松江海軍造船廠,是可以用來給戰艦進行維護、修理乃至改裝升級的。
畢竟松江海軍造船廠,這可是目前大楚帝國裡技術最雄厚,規模也最大的造船廠,這家造船廠光是兩萬噸級的幹船塢就就有兩個之多……可惜的是這些兩萬噸級的幹船塢是為新一代戰艦打造的,然而實際建成後卻只能用來建造民用船隻……因為在船隻噸位上,軍用戰艦已經被民用船隻大幅度甩開了。
民用的豪華客輪都朝著兩萬噸狂奔而去了,海軍的戰艦還在萬噸戰列艦上扭扭捏捏,並且覺得萬噸戰列艦太貴沒必要,於是乎掉頭回去搞七八千噸的縮水版戰列艦去了。
這讓之前耗費不少資金擴建了兩萬噸幹船塢的松江海軍造船廠,直接一口老血噴灑到黃浦江上……他們還以為海軍的戰艦會越造越大,為了配合海軍的未來造艦計劃,這才提前幾年開工擴建幹船塢,沒有想到幹船塢搞出來了,海軍那邊就說暫時不搞大噸位戰列艦了……要回去搞七八千噸的縮水猴版戰列艦。
如果不是剛好有一萬大幾噸的多艘民用豪華客輪的訂單頂了上去,松江海軍造船廠搞出來的兩萬噸幹船塢就會造成極大的浪費!
這種大型幹船塢的建設是需要龐大資金,哪怕這個幹船塢是從原來的萬噸幹船塢擴建而來,但是耗資依舊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