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用汽車,這玩意在大楚帝國裡是屬於正兒八經的高新技術產業……不對,準確的說所有汽油發動機應用平臺都是屬於高新技術產業。

包括農業機械,工程機械以及火車,客車,小汽車,三輪或雙輪摩托車等等……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當代最頂級的工業產品。

畢竟,成熟堪用的電子點火發動機也才出來沒幾年而已,這發動機才剛出來,這應用發動機的各種平臺自然也是發展的更遲一些。

其中又以農業機械裝置發展的最順利,因為電子點火汽油發動機的唯一廠家唐山機械公司,他們本來就是搞農業裝置的。

所以當代汽油發動機最大的應用平臺,其實不是什麼軍用汽車,民用汽車或者是工程裝置,而是農業裝置。

很多大型的農業公司都已經陸續用上了唐山機械公司生產的汽油拖拉機,汽油收割機等裝置。

其次則是工程裝置,這主要集中在挖掘機,推土機等大型工地上使用的裝置上頭,國內的不少大型工地已經開始使用這些裝置了,此外海外的兩大運河也開始陸續採用汽油發動機工程裝置。

在農業裝置以及工程裝置這兩個領域裡,汽油發動機應用平臺的發展非常迅速。

但是除了這些外,傳統意義上的汽車,包括貨車,客車的發展進度就要慢很多了。

唐山機械公司自己也推出來了民用的小汽車以及貨車,但是市場反饋並不算好……主要是技術還是不夠成熟,整體效能比較拉跨……再加上價格昂貴,所以市場反饋不咋地。

尤其是貨車以及中大型客車,這東西人家購買了往往是用於商業運營,你三天兩頭出問題,還要專業的技術人員伺候著進行維護保養……這綜合成本可就比較高了,同時普通貨物運輸以及商業客運又有著大量的馬車作為競爭對手,這綜合競爭下來就處於下風了。

不像是那些工程裝置或農業裝置,它們的競爭對手可不是馬車,而是技術更落後,成本更昂貴的蒸汽機農業裝置,工程裝置,這樣對比起來,汽油發動機的農業裝置或工程裝置,就擁有了極大的優勢。

然而貨車和客車,競爭對手可是馬車……這就完全不一樣了。

競爭對手的不一樣,也導致了汽車在不同領域裡的發展難度是不一樣的。

但是……這個問題到了軍用汽車這邊,又不太一樣了!

軍隊裡所需要的汽車,一種是安裝機槍的裝甲車,這玩意可沒有什麼競爭對手……屬於全新種類的武器裝備,只要搞出來好有,擁有戰術作用,那麼就不存在對比的情況,軍隊就會採購。

而軍用汽車,包括火炮牽引車,物資運輸車,其中部分重型火炮牽引車取代的乃是蒸汽機火炮牽引車,這個也不用說,只要搞出來就肯定會要,再差也比蒸汽機火炮牽引車強。

而物資運輸車的話,這個的競爭對手是軍隊內的大量貨運馬車,但是軍隊內搞汽車運輸的目的,很大程度上並不是為了單純的降低成本,而是為了提升後勤供應能力,同時降低對騾馬的依賴,減少後勤供應體系裡的糧草供應。

怎麼說呢,軍方看重的是汽車能拉的更多,運的更多,同時對地形的適應性更強悍……畢竟汽車的動力更大,哪怕是遇上更復雜的地形,其運輸能力也比馬車強……

同時汽車燒的是汽油,作戰時期所需要的汽油也不多,一桶汽油能跑很遠了,更關鍵的是,平時不用的時候,這汽車不燒油啊……

而馬車所使用的騾馬就不一樣了,平常不幹活它也得吃喝。

而軍隊使用的馬車和民間貨運馬車不一樣,民間貨運馬車是長年累月的幹活,可不存在什麼平常時候不幹活的情況。

而軍隊的馬車就不一樣了,不打仗的情況下,一年到頭其實都用不了幾次……大部分時間都是閒著,也就訓練演習的時候稍微乾的活多一點。

這樣一對比的話,那麼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軍方對汽車的需求那麼急迫了……他們看中的就是汽車不用的時候不燒油,而且運輸能力還更強悍,對地形適應能力也比馬車更強。

至於說汽車到不了的地方,其實馬車也到不了……當然,複雜山地裡的馱運,挑運這些運輸工作不算在內。

綜合下來,軍方對汽車的興趣就非常大了,哪怕是物資運輸一時半會搞不了,但是火炮牽引車,尤其是中重類火炮的牽引車也是要搞的。

再不濟也要搞一批大型的火炮牽引車用來牽引重炮啊,軍方可是對那些蒸汽機動力的火炮牽引車怨氣極大,但是在汽車之前也沒什麼可代替品,使用馬匹也非常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