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現在的大楚帝國沒有歷史參考……人類歷史上,就沒有出現過這種全球性的帝國!

什麼日不落西班牙,英國乃至後世地球霸主美國,他們的所謂全球霸權,在當代楚國人看來,那都是小孩子過家家……這算個毛線的地球老大!

什麼是真正的地球老大?來,睜大眼睛,我給你表演一個彈指間滅國……重點不是滅國,而是彈指間!

羅志學的這一次海外視察,本質上來說也是為了繼續維持帝國的全球霸權!

拉著兩艘巨無霸戰列艦出來溜達,是為了彰顯帝國實力,威懾任何不服!

而在兩艘戰列艦的保駕護航下,皇家公主號也是緩緩進入了加的斯的碼頭。

下船後,羅志學和在當地一座具有歐式風格的莊園裡下榻,這座莊園其實也不是歐洲人建的,而是楚國的建築設計師,參考了歐洲的一些建築風格,又加上楚國人自己的現代建築技術設計建造的。

所以說這是莊園,而不是城堡!

這座莊園屬於在歐洲以及北非等地從事貿易以及其他諸多行業的一個富商,這個富商得知陛下要來加的斯視察,宮內廳的人正在準備下榻地點的時候,主動提出要把莊園貢獻出來作為下榻地點。

這種事也是屬於海外視察裡的常規操作,很多地方的下榻地點其實都是當地權貴富商們的大型莊園。

當然,為了避免說閒話,同時也是為了避免麻煩,宮內廳可是給了租金的……而且給的還不少。

在莊園裡,羅志學召見了當地的文武官員,簡單瞭解了一歐洲以及北非地區的事務。

整體來說比較平穩,沒什麼大事發生,帝國在這一地區裡的控制力一如既往的強悍,各土著國家的君主們也是心平氣和的接受帝國的諸多經濟上的要求,推動農業發展以及部分型別的礦產開採。

至於不心平氣和的……都死了!

基於這種情況,羅志學對歐洲巡撫杜興昌的工作表達了滿意,他的工作做的還算不錯,能在歐洲地區裡梳理清楚情況,並且把帝國的各方面政策推行到位,還不用大規模的軍事行動作為支援,這也是不容易的。

歐洲巡撫管轄的地區,其實也挺大的,同時還負責歐洲地區的部分外交事務。

歐洲巡撫轄區包括奧斯曼王國,中歐,北歐,西歐,北非這麼一片地方里的諸多直轄領地,行政領地,同時也負責這些地方的藩務。

同時因為這些地方里的直轄領地以及行政領地,雖然數量多,但是總面積都不大……絕大部分都是一些沿海港口城市,總人口數量也不多,因此歐洲巡撫的主要工作,其實也不是管轄直轄的直轄領地以及行政領地,而是處理和各土著國家之間的貿易,外交等諸多藩務問題。

這個活也不輕鬆……畢竟這麼一大片地方里,光是被帝國正式承認並建立宗藩關係的歐洲,北非國家就足足有九十六個……

這可比後世的歐洲國家數量多多了!

如何處理和這些國家的貿易以及外交問題,保護帝國的利益,這對於歐洲巡撫杜興昌而言可不是一項輕鬆的工作。

經過這麼一番鍛鍊後,羅志學琢磨著後續也可以給這個杜興昌加一加膽子,後續調回去幹個協辦大臣。

既然是施恩,羅志學也沒有藏著掖著,在私下接見杜興昌的時候,給他暗示了幾句話……雖然只是暗示,但是以杜興昌的政治敏感性,和直接明說也沒啥區別了。

對此,杜興昌在結束了覲見後,整個人都是飄的……走路都不穩當。

那可是陛下的親口承諾……讓他在歐洲再幹個三五年,等時機成熟了就回國進入御書房幹個協辦大臣。

至於什麼部門的尚書,又或者是權重部門的左侍郎的位置上加協辦大臣的名頭,其實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協辦大臣!

這可是大楚帝國裡真正能夠決定帝國政策走向,影響帝國的頂級位置啊!

在大楚帝國的權力排序裡,協辦大臣就是第十一位到三十位之間……在他們前頭的只有九位參務大臣,然後還有一個皇帝陛下以及太子!

拋開皇帝以及太子,參務大臣其實也不是尋常的協辦大臣能夠奢望的……對於幾乎絕大部分帝國政壇裡的高階官員而言,協辦大臣就是他們這輩子最大的奢求了。

那可是,整個帝國裡,權力排序前三十的頂級角色……在現任協辦大臣面前,其他尋常官員乃至所謂的權貴那都是渣渣!

甚至是面向不同系統的參務大臣,協辦大臣都有足夠的底氣以及權力進行對抗……

比如一個負責工業領域+的協辦大臣,除了分管所有經濟事務的參務大臣,也就是民間裡常說的經濟大臣能夠穩壓他一頭,面對其他的參務大臣的話,給他面子喊他一聲大人,不給他面子,當面罵他一句狗賊,他也拿你沒辦法!

當然,這需要很大的勇氣以及能力……畢竟理論是理論,現實是現實,和參務大臣正面鬥,手段稍微差一點,搞不好就會變成貪官進監獄了。

而鬥贏的話……恭喜你,你要升任參務大臣了!

杜興昌也沒奢望過回國後,和那個參務大臣來一場轟動朝野的政治鬥爭,然後為進階參務大臣鋪路,那是不現實的……這能順順利利成為一個協辦大臣,然後在御書房裡混上幾年,最好好能夠當滿兩任十年順利致仕。

如此也不枉年少時候的狂言了!

少年人嘛,很多都會說一些狂妄的話,但是能夠實現這些話的,卻是鳳毛麟角,而他杜興昌就是屬於其中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