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直奔歐洲(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也導致了,雖然有鐵路存在,不過這條鐵路的主要作用並不是客運,而是貨運。
而且更重要的貨運任務也不是商業執行……幫助貨物往來地中海和紅海之間,而是用於蘇伊士運河建設所需要的各種物資。
當初修建這條鐵路的時候,就是為了修建蘇伊士運河的……算是運河建設工程的前期工程。
反正也用不了幾個錢……一共也才一百多公路的鐵路,而且還是在平坦的荒漠上修建的窄軌單線小鐵路,這種小鐵路一般都是用在特殊場合裡,施工難度小,成本低,這玩意對於已經修了幾十萬公路的大楚帝國鐵路行業而言,輕輕鬆鬆就能修起來。
用當代一些鐵路工程師的話來說就是,這種鐵路,隨便畫條線,然後閉著眼一路修過去就行了。
實際上也的確如此,大楚帝國鐵路總公司半島鐵路公司,修建這條鐵路的時候只用了八個月時間!
其中相當多時間還是因為裝置以及材料並不是一起到來的,而是陸續到來,這一定程度上拖延了鐵路建設時間。
羅志學就是沿著這條窄軌小鐵路轉了一圈,並去了蘇北港口進行了簡單的視察!
這個港口對於大楚帝國而言,算是比較重要的,乃是目前大楚帝國在地中海地區裡的主要海軍基地之一,用以掌控地中海東部,控衛運河。
因此,這地方也是地中海艦隊的司令部所在,長期有十多艘不同型別的軍艦在這裡駐防並在周圍活動。
結束了在蘇北港的視察後,羅志學乘坐火車南返抵達蘇南港,再一次上了皇家公主號,在視察艦隊裡的護送下離開紅海,隨後沿著非洲東海岸一路南下。
這一次南下的過程裡,視察艦隊雖然還是會在沿途的幾個港口城市進行補給,但是羅志學將不會下船進行視察。
主要是這沿途的幾個直轄領地城市也沒啥好看的……說是直轄領地,但是規模普遍都很小,在大楚帝國的龐大海外領地體系裡,只是作為補給港口以及貨物運輸港口使用的,哪怕是南非省所屬的馬普托港也不例外。
這地方雖然每年都運出來大量的黃金,但是除了黃金也沒什麼其他東西了………更別說黃金城產地也不是在這個沿海的港口,而是馬普托府的內陸地區的茨瓦內城。
而羅志學,也不可能特地再跑上岸,然後乘坐火車深入數百公里去看金礦的……再說了,當地的金礦目前來說也不適合作為視察地方。
因為當地開採金礦需要大量的勞動力,為了節省成本,帝國實際上是和當地的金礦區列為軍事管理區,這種軍事管理區,是允許土著勞務公司裡的派遣工在限定區域裡工作的。
整體的模式,和目前的蘇伊士運河軍事管理區差不多,當地有著二三十萬的土著勞務派遣工。
為了避免麻煩,尤其是避免安全上的麻煩,羅志學是不可能前往這些有大量土著的地方的。
所以,羅志學在馬普托的時候,連船都沒下,在船上接見了當地文武高階官員後以及前來迎接的南非巡撫後,就在艦隊完成煤炭以及食物淡水等補給後繼續南下。
視察艦隊一路繞過好望角,最終來到了南非省的省城,南非巡撫駐地,南非守備司令部所在地,陸軍第二十五軍司令部,非洲艦隊司令部等文武行政機關的彙集地:開普敦。
因為這個地方有著海外領地裡比較少的大型修船廠,因此視察艦隊從在離開錫蘭島後,經過了兩萬多公里的持續航行後,將會在這裡停留大約半個月的時間,以便對視察艦隊裡的眾多船隻進行修理以及保養。
在之前的漫長航行裡,視察艦隊裡陸續有船隻出現了問題,就連天津號戰列艦都是東非海域航行中出現了一些動力系統的小毛病,雖然經過了艦隊維修團隊的檢查以及應急修理後,動力系統恢復了。
但是還是需要到了南非造船廠裡進行詳細的檢修,避免後續再出現問題。
而其他的一些部分船隻,或多或少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有一艘運輸船的冷凍系統在紅海海域的時候就壞掉了。
這導致了這艘運輸船上運輸的四千多噸各種冷凍新鮮食物大部分都報廢了……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視察艦隊在極端情況下的續航能力。
畢竟整個艦隊裡好幾萬人呢,每天所需要的各種新鮮食物都是非常龐大的……儘管沿途有諸多補給基地,每一次停靠補給都會補給大量的新鮮食物。
但是視察艦隊之所以帶上那麼多運輸船,很大程度上其實也不是為了航行過程裡的海上補給……而是為了防止意外!
視察艦隊裡的參謀團隊們考慮的是,在遇到極端天氣或其他意外情況下,整個艦隊在大海上飄著前不著村後不著店,或者是補給港口遇上什麼麻煩,比如叛軍動亂,土著襲擊等倒是無法使用預定補給港口的時候,依舊能夠依靠大量運輸艦上的生活物資以及燃煤,淡水等,維持至少三萬公里的續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