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抵達松江城後,又乘坐了禮教部安排的藩務專列前往金陵城。

這上百個藩屬國的使者的到來,就是禮教部推動的萬國來朝計劃裡的一環!

禮教部在大楚帝國裡也是屬於比較權重的部門了,但是禮教部的權勢主要是來自於教育以及科舉還有教化……核心下屬機構是教育司,科舉司以及朝報司!

但其他幾個司,如禮儀司,藩務司,而且看起來似乎都挺重要的,但實際上並不重要……存在感很低的,實權更是小的可憐。

比如禮儀司,這看似挺重要的,畢竟掌管的是禮儀祭祀這些,而對於傳統王朝而言祭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這個職權你要說清貴那肯定是清貴,但是要說實權,其實也沒多少……除了重大儀式場合外,基本沒啥存在感。

而藩務就更不用說了……別看大楚帝國的藩務外交人員在各土著國家裡橫行霸道,甚至能輕易決定各藩屬國的命運……嗯,帝國針對這些藩屬國的很多政策,其實都是根據這些駐防當地的藩務司外交人員提供的報告來進行決定的。

一定程度上,大楚帝國派往各藩屬國裡的藩務特使,是能夠決定這些藩屬國命運的……人家藩務特使打個報告上去說你這個土著國王不服教化,暗藏反叛之心,上頭的大佬一看難不成還要找你這個國王來詳細問是不是真的啊?不是的,而是會直接派人去換個國王!

所以,大楚帝國派往各藩屬國裡的藩務特使,那基本都是各藩屬國裡的太上皇,權力大的嚇人。

但是……這些藩務司的外交人員也就只能在這些藩屬國裡作威作福了,而且就算是在藩屬國裡,也只能針對那些土著人耍耍威風。

這放在大楚帝國內部,尤其是在本土裡,就沒什麼存在感了……

沒辦法,大楚帝國裡就沒正兒八經的外交事務,有的只是藩務,而且藩務其實也沒什麼重要的,這些藩屬國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是楚國人的經濟殖民地。

你見過誰家和自家的經濟殖民地搞什麼外交的?因此藩務官員看似重要,但其實也不重要。

所以大楚帝國裡的藩務官員的政治地位地位一直都很尷尬的。

長期以來在海外地區都還好,在其他部門的同僚面前勉強地位還算可以,錢也能弄不少,但是回到本土……基本就是沒人看一眼的角色,比清水衙門裡的官還慘!

人家清水衙門裡的官,好歹也是在金陵城裡待著,正兒八經的京官,還有調動,下放地方的機會。

你一天天和土著打交道的藩務官員,你連調回金陵城,接觸權力中樞的機會都沒有,撐死了也就去新加坡那邊工作……因為金陵城又沒什麼藩屬國的使者什麼的,根本就沒有什麼藩務。

而這,也是藩務司的人長期以來,費盡心思推動各藩屬國使者進京覲見並長期駐防金陵城的原因!

這金陵城有了各藩屬國駐防的特使,藩務司的那群人才有理由留在金陵城工作並找到存在感啊!

不過哪怕長期推動,之前也是沒什麼結果,一直等到之前擔任過藩務司司長的徐啟東,因為長期擔任藩務司司長,在正三品的位置上卡了足足八年之久,最後時來運轉被陛下給看上了晉升為禮教部右侍郎。

後續又在禮教部右侍郎的位置上做出了成績,最後調任到地方擔任過巡撫,最後又得到了陛下賞識,調回京畿擔任禮教部尚書,成為了正二品大員,參務院協辦大臣之後,藩務司苦苦推動多年的萬國來朝計劃才得到了真正的進展。

徐啟東因為是藩務出身,對藩務的苦是深有體會,再加上昔年的諸多老部下哭著喊著訴說各種苦楚,說什麼去海外蠻荒之地為陛下效忠是應該的,但是也不能一輩子待在蠻荒之地的,好歹給個機會調回金陵陪同一家老小吧。

不忍心的徐啟東最終推動了這一萬國來朝的計劃……當然,理由自然不是能用什麼那些藩務人員一個個都想著調回國內,尤其是調回金陵城享受現代生活,想要提升藩務的話語權之類的。

而是說這全球局勢也基本定下來了,如今帝國正處於蒸蒸日上的盛世時期,這盛世自然也該有個盛世的樣子,比如這來進貢朝賀的藩國使臣得來上一批吧,不然光是自家臣子天天喊著盛世也沒啥意思不是。

自己人吹捧,哪有外人吹捧好聽啊!

羅志學一聽,還真是……這天天聽手底下的臣子吹捧,聽多了也沒啥意思,但是屬國使臣的吹捧,說實話他還真沒聽過……沒辦法,帝國之前就沒有在乎過那些土著人的想法,羅志學也沒有接見過所謂土著使者的覲見……

倒是西亞歐洲等屬國送來的秀女倒是騎了不少,羅志學的後宮裡,除了面板黝黑的女人沒有外,其他各種女人其實都有。

怎麼說呢,他的後宮裡,集中上有著人類所有髮色的女人,黑髮的,金髮的,紅髮,黑眼睛藍眼睛,甚至一些很少見的紫色眼睛的女人都有……什麼西亞人,北非人,南歐的,北歐的,西歐的,東歐的都有。

沒辦法,他的帝國遍佈全球,這後宮裡的秀女也是在全球範圍內選撥的,所以多種多樣是正常的!

這也帶來了一個比較尷尬的情況,那就是他的子女裡有少數幾個是藍眼睛,金頭髮,紅頭髮的混血兒。

所以在楚國的皇宮裡,看見個金髮碧眼高鼻樑的皇子皇女什麼的,也別覺得奇怪。

所以,別看羅志學常年待在金陵城皇宮裡就以為他沒見過什麼這年頭的各國土著了,實際上他見的多了。

但是……各土著國的使臣,他還真心沒見過;

屬國使臣的吹捧,他也真心沒聽過啊!

因此之前禮教部的徐啟東說有上百個藩屬國的使臣一起來覲見,這事他覺得也挺有意思的,所以也就批准了下去。

如此,藩務體系苦心追尋了十幾年的變革,才稍微實現了這麼一點,但是要想真正的拉昇藩務官員的地位,尤其是在金陵城裡有足夠的藩務編制安置藩務官員,還得把這一次的萬國來朝給辦妥了。

要讓陛下開心了爽了,這才能談得上未來。

要不然,這藩務官員還得繼續在蠻荒之地苦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