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官本位的帝國(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些東西,在三年前就已經開始設計製造,也就今年才陸續完工準備妥當,如今就在香港海軍基地裡陸續被裝船。
後續這些專用的御用專列,武裝列車將會隨同視察艦隊一起出航,在抵達海外領地後,如果羅志學要乘坐火車深入內陸視察,那麼這些專用的鐵路裝置就會下船使用。
也正是因為連專類這玩意都隨行攜帶,還有諸多亂七八糟的保障裝置。
所以視察艦隊才會這麼龐大,除了護航軍艦以及二十多艘運輸人員的客輪或運兵船外,各種運輸船都有上百艘……
各項準備都妥當後,羅志學在一票地方文武官員的恭送下,重新踏上了皇家公主號的甲板。
隨後皇家公主號在多艘大馬力拖船的幫助下,緩緩離開香港海軍基地的碼頭。
於此同時,早已經提前多個小時點火升壓,眾多鍋爐兵奮力把煤炭持續不斷的裝填到鍋爐的燃燒室裡,燃燒室散發出來的龐大熱能持續加熱水管鍋爐內的淡水,併產能高溫高壓的水蒸氣。
十多水管鍋爐產生的高溫高壓水蒸氣,透過高壓管道傳輸到主機室裡,推動著兩臺龐大的三脹四缸往復蒸汽機,龐大的蒸汽機轉動起來後,把動力透過傳動軸傳輸到船隻尾部的兩大巨大的銅合金螺旋槳。
螺旋槳轉動起來後,推動著龐大的皇家公主號開始緩緩前進,然後速度越來越快!
推動皇家公主號航行的那兩個螺旋槳也很誇張,單個直徑可以達到六米多,重二十多噸……這就玩意,放在二十一世紀裡也沒多少國家能夠獨自制造。
因為大型船隻的螺旋槳不僅僅大、重,還有著防潮防腐蝕的要求,最關鍵的是,這東西還是屬於曲面加工……對加工技術以及材料要求要求是非常高的。
這個螺旋槳,某種程度上也代表著大楚帝國的高超大型零部件的頂級加工水準。
不僅僅是螺旋槳,實際上皇家公主號的諸多裝置、零部件都是代表著當代大楚帝國裡最頂級的技術,足以讓後人歎為觀止,比如鍋爐,那玩意光是直徑達到了四米多呢。
後人如果看見這東西,大概就是原時空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看到十九世紀末期的那一票兩三萬噸的豪華遊輪差不多一個感覺……會有一種無法置信的感覺,人們很難想象一百多年前就能建造出來這種龐然大物。
而大楚帝國搞全球擴張三十幾年,而作為全球擴張核心裝置支援,也就是船隻自然也受到了極大的重視,因此大楚帝國的造船行業相對而言,是要比其他行業發展的更加快速。
因為大楚帝國建造的皇家公主號,在技術上是能夠做到比原時空十九世紀末期更強的……當然這個成本也得嘩啦啦啦的往上漲,但是皇家公主號是用來幹嘛的?從一開始這玩意就是作為皇室遊輪建造的,至於商業應用那只是為了降低成本的措施……
因此皇家公主號,對比原時空一十九世紀末的油輪而言,要更大,更先進一些……不過航速上倒是沒有超過太多。
主要是航速快一點慢一點也沒太大的乘坐體驗變化,但是成本以及對船隻佈局的影響卻是超級大,因此設計師把更多的船隻空間用來確保乘坐的舒適性,而不是單純的加航速。
皇家公主號駛離碼頭,離開港口的海灣後進入整整的大海,而編隊裡的其他船隻有一部分已經提前出發,有一部分則是在周圍,還有一些則是從港口陸續出來。
視察艦隊裡有一百多艘船隻,這編隊航行也是個麻煩事,近衛軍艦隊那邊的將領雖然很努力,並且已經提前一年開始學習,適應性訓練,但是說實話實力還是有些欠缺……畢竟他們以前只玩近海作戰而已,都沒有出過遠洋……更別說搞一百多艘船隻的大型編隊航行了。
因此雖然指揮整個編隊的還是近衛軍艦隊的將領們,不過也有一大票海軍將領以顧問的方式加入其中,為編隊的安全航行出謀劃策。
要不然的話,這視察艦隊那麼多船隻,這跑起來還不知道要出現的多少事故和意外呢。
對此,近衛軍艦隊那邊也是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已經開始謀劃著建立近衛軍自己的遠洋艦隊了。
遠洋艦隊這東西,海軍有,陸軍也有,沒道理近衛軍就沒有啊……
嗯,陸軍也是有遠洋艦隊的,人家可是有三個正兒八經的陸軍海戰師……擁有五十多艘各型戰艦以及運輸艦……這說的可不是那些陸軍擁有的近海或內河小炮艇,小運輸船之類的東西,而是千噸起步,基本都是好幾千噸的中大型遠洋軍艦。
這既然陸軍都有了,近衛軍沒有也不行啊,所以近衛軍那邊已經是謀劃著給自家的艦隊進行升級了,在維持近海作戰能力,控衛京畿的前提下,適當發展遠洋艦隊,為海外輪換部署作戰的近衛軍提供運輸,補給,支援。
不過這些也都是未來的事了,現在的話,近衛軍想要搞這麼大規模的船隊航行,還得依賴海軍派過來的一大票顧問。
上百艘船隻的視察艦隊,離開了香港海軍基地後直接深入大海前往呂宋省的省府馬尼拉港。
呂宋省也是羅志學這一次海外視察的第一站,這地方屬於大楚帝國開闢比較早的海外直轄領地,早早就完成了移民擴張,如今的呂宋省已經沒有了當地土著,只有楚國移民。
雖然人口不多,但是經濟發展的還不錯,當地移民們依託呂宋群島的豐富自然資源,光是開採出售各種自然資源,如硬木、珍珠、象牙以及豐富的漁業資源就能活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