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他了,就算是工業部尚書都得要重視!

而他沈旭飛只能是更加重視……誰讓他這個右侍郎,是負責分管通用機械裝置業務的,這內燃機和蒸汽機一樣,也屬於通用機械裝置範疇裡。

這煤氣機也是內燃機的一種,煤氣機搞出成績來了,回頭他向陛下進行彙報的時候,才有東西可說啊,要不然陛下問你扶持內燃機發展的措施也搞了一年多了,有沒有搞出什麼成果啊?

伱回答說啥也沒有……這陛下當然不會因此就生氣,但是肯定也不會對你有什麼好臉色看啊。

但是,如果有了成果可以回報,陛下一高興,說不準對他沈旭飛的印象又會好一些,等到未來有機會的時候,說不準就能得到陛下的欣賞,進而進入參務院呢,哪怕只是混一個協辦大臣那也是好的啊!

可別看不起協辦大臣,這個協辦大臣的名頭已經是絕大部分高階官員一輩子的最高奢望了。

這說的還是高階官員……中低階官員連奢望都不敢奢望!

雖然說帝國官場裡,用狂妄的話說參務以下皆螻蟻……但是這話也就只有參務大臣有資格說啊,其他人哪有資格說這話啊。

大楚帝國裡的協辦大臣不定員,但是一般都維持在二十多人,多不過三十多人的規模。

在帝國的政治生態,權力排序裡,那已經是能進入前五十名了。

僅次於陛下以及參務大臣之下!

此外帝國的政治生態裡,臣子的權力以及工作模式,主要是採取分管模式,也就是協辦大臣實際上並不是參務大臣的下屬……比如負責工業部方面的尚書成為協辦大臣後,在參務院裡的職權是協助統管經濟事務的參務大臣分管官辦企業的管理工作。

在業務上,其他的參務大臣都管不到他頭上的。

同時哪怕是分管經濟事務的參務大臣,其實也沒有對工業部尚書這種關鍵職務擁有管轄權,有什麼事的話其實得商量著辦。

畢竟協辦大臣,並不是參務大臣的下屬,而是協助者。

諸多大事其實都得大家商量著辦,參務大臣要是不顧部門尚書協辦大臣的反對,要強行推動某一事務,那也辦不成……因為理論上,參務大臣本身就沒這個許可權,工業部尚書的頂頭上司,可不是參務大臣,而是陛下!

當然,人家參務大臣發狠了,直接撕破臉皮,請求陛下調整你也要強行推動這事……陛下一般也不會拒絕這種請求。

因為發生這種事,基本都是參務大臣賭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屬於成了沒啥好處,但是一旦失敗了基本就是身敗名裂的下場。

饒是羅志學也好輕易在這種事上做出拒絕!

就和之前的參務大臣,大督察院大都御史徐龍澤,一直試圖推動審判院體系進行改革乃至內部肅清,不過受到大審判院院正,協辦大臣林先安的強烈反對,說審判必須保持獨立,不應該受到其他機構的任何干擾。

結果徐龍澤為了對審判院體系進行改革,強行彈劾林先安。

林先安受此影響,被迫乞骸骨致仕,徐龍澤如願以償的對審判院體系發起了大規模清洗……但是因此,徐龍澤的風評也迅速下跌,不知道多少人冷眼旁觀,等著這一次的吏治大整頓結束呢。

根據帝國政壇傳統,吏治大整頓結束的那一天,就是徐龍澤致仕的時候……他不可能和那些政壇常青樹一樣,能夠在參務院裡混十年以上。

此人,三五年內必定下臺!

所有人都知道這一點,徐龍澤自己也很清楚……而正是因為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才更加的瘋狂。

他必須在吏治大整頓結束之前,為自己撈取到足夠的政績,而這些政績將會成為他吏治大整頓結束之後,平安致仕的有力保障。

只有讓陛下對這一次吏治大整頓滿意了,他才能平穩落地,並且在致仕之後享受該有的榮華富貴……好歹在以後的春節國宴裡要有自己一個致仕參務大臣的位置吧。

雖然說帝國的參務大臣,致仕後都不用擔心人身安全以及待遇問題,但是這待遇有好也有差啊!

好的逢年過節都有皇家賞賜,還會授予爵位以及各種優待,一些重大事務上,有時候陛下都還會召見詢問他們這些致仕參務大臣的意見,也就是說,部分致仕參務大臣依舊能夠透過這種方式來體現自己的權力。

而壞的……那基本只有最基本的安保以及生活待遇保障了,其他的就別指望了,連春季國宴都沒資格去,徹底遠離帝國權力中心了,這對於這些玩弄權術一輩子,曾經站在政壇最高層的前參務大臣們而言,已經是最大的懲罰了。

對於徐龍澤這個分管司法,實際上被提拔起來專門幹吏治大清洗的參務大臣而言,陛下的滿意,就是他的最大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