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海軍對二十四型步槍是比較滿意的,而在已經出現的零星實戰當中,二十四型步槍也沒有讓海軍失望。

——

不管是陸軍那邊的嫌棄,還是海軍這邊的滿意,但是都並不妨礙楚軍的一線正規軍部隊全面換裝小口徑連發步槍,並同步裝備大量八毫米口徑版本的四二水冷步槍以及四三風冷機槍。

武裝稅警以及部分地區的武裝巡警也同步換裝。

而一線部隊替換下來的大量十一毫米口徑的二十五型連發步槍則是轉而配發給二線,三線部隊,即未動員的乙等常備師以及大量駐紮地方的丙等守備部隊。

這意味著,楚軍的正規軍已經實現了全面裝備連發步槍,並逐步朝著全面裝備小口徑連發步槍走。

這種裝備上的提升,也導致了楚軍的戰術發生了更多的變化,尤其是機槍的大量轉裝備,讓楚軍開始鑽研更多的機槍使用戰術,並在一些情況下,如防禦作戰的時候開始圍繞著機槍進行戰術佈置。

軍事戰術戰略的發展,是和軍事裝備的發展相輔相成的……因為戰術往往是建立在裝備的基礎上的。

比如二戰德軍的基層步兵以機槍為核心的戰鬥小組,步兵班裡沒有一把火力持續能力特別強,重量也比較輕的通用機槍,再加上衝鋒槍,你是沒辦法玩這一套的……甚至尋常輕機槍都不行,因為火力持續能力太差,同時普通步槍的射速太慢,沒有衝鋒槍的話在中近距離打起來很吃虧!

所以,沒有通用機槍以及衝鋒槍,你是搞不了什麼以機槍為核心火力的班組戰術的。

此外,如果你都開始裝備大量半自動步槍,甚至突擊步槍了,那麼也不需要這一套東西了!

戰術和裝備是相互搭配的,並根據敵人進行適度的變化,並不是一成不變,或者說什麼戰術好什麼戰術就壞的。

而楚軍目前正處於純步槍火力向小口徑連發步槍加機槍過渡的時期,各種戰術其實很不完善,依舊需要大量的摸索和試驗。

相對來說,外籍軍團換裝十八型步槍後,其戰術變動就簡單輕鬆多了,都不用怎麼改動,直接複製多年前楚軍正規軍使用的戰術就行。

就和之前的外籍軍團複製使用正規軍早年使用的線列戰術一樣。

換裝之後的外籍軍團,儘管士兵的綜合素質遠不如楚軍的正規軍士兵,但是依舊爆發出來了遠超線列時代的戰鬥力。

承順四十六年五月,在南歐的義大利半島地區爆發了一場土著動亂,在教皇國裡,大量民眾在不甘心失去權力和金錢的宗教首領的鼓動下圍攻楚國在羅馬城的租界,喊出了驅逐楚國人,恢復自由之類的口號。

保衛租界的外籍軍團印度第二十三師下屬的一百多名士兵,而這一百多名士兵依靠著手中的十八型步槍,擊退了教皇國軍隊前後三次的進攻,累計擊斃土著軍六百多人……以至於通往楚國租界的通道上都鋪滿了土著軍的屍體。

隨後在緊急趕到的數百名印度二十三師士兵的增援下,外籍軍團第二十三師不僅僅保衛了租界,順帶還把已經佔據教皇國的軍隊徹底擊潰。

隨後自然就是老一套,但是更加殘酷的清洗作戰……

駐防義大利半島地區的印度第二十三師大部分主力都進駐了這個宗教意義極為濃厚的小國家,並展開針對性的報復和清洗。

教皇都被抓起來然後來了個凌遲……這也引發後續大楚帝國民政部下發新的宗教檔案,要求各藩屬國嚴查極端信仰的非法宗教組織,除了法定佛教以及道教外,其他宗教一律嚴禁。

而教皇國乃至歐洲當地宗教會對抗楚國人……其實理由也很簡單,可不是因為什麼信仰問題,而是因為楚國人扶持下的各藩屬國,可不搞什麼十一稅那一套……這些藩屬國利益,由楚國人自己來掠奪就行了,可不會讓給那些宗教!

而之前,楚國人對這些也沒有太大的興趣,只要自己的利益能夠保證了,其他的什麼宗教其實不太管的,但是這一次的圍攻羅馬租界行為,卻是讓帝國高層裡不少人非常憤怒。

然後就直接出臺了一個宗教禁令……要求各藩屬國捕殺非法神職人員,摧毀所謂的教堂……帝國範圍內,包括藩屬國領地裡都不允許存在比天子更神聖的人或神!

簡直活膩歪了!

這也直接導致了歐洲地區的大規模動盪……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短時間內,軍方更加關注的是換裝了十八型步槍的外籍軍團的戰鬥機,而這一次羅馬城的戰鬥讓軍方看到了外籍軍團的戰鬥力,也加強了帝國組建更多外籍軍團,用來代替正規軍執行低烈度作戰任務的決心。

沒有多久,承順四十六年九月份,軍務院就遞交了要把現有的外籍軍團,從現有的五十多萬的人規模,擴充到一百萬人規模的報告。

擴充的這些外籍軍團,將會承擔更多的藩屬國駐防任務以及在非洲地區的野外作戰任務,進而減少正規軍的海外部署數量,壓縮正規軍高昂的軍費,減少正規軍的傷亡。

這個報告很快獲得了羅志學的批准!

在羅志學看來,外籍軍團到目前為止,算是比較成功的海外領地軍事部署方案……成本低廉,不用擔心傷亡,用土著對付土著就挺好的。

而且因為外籍軍團的裝備水平,是要弱於正規軍兩代之多……所以哪怕是外籍軍團出現什麼叛亂也不用擔心鎮壓不下去。

同時外籍軍團使用的十八型步槍,這玩意也是嚴重依賴楚國自身的工業體系……哪怕有外籍軍團叛亂了,控制了某一片地區,它也不可能自行製造子彈進行補充。

只要在後勤供應上,尤其是子彈和炮彈供應上進行嚴格控制,那麼基本不用擔心外籍軍團的叛亂。

這種情況下,適當的建設更多的外籍軍團在海外執行作戰任務,這是可以接受的。

不過為了讓外籍軍團更加可控,羅志學也指示了軍務院方面,外籍軍團的武器裝備,必須要落後正規軍兩代以上!

短時間內不考慮讓外籍軍團裝備連發步槍……外籍軍團的作戰物件是土著,使用單發步槍就很充分了,用不著太好的武器裝備。

火炮方面也是如此,有個早期的野戰炮以及山炮還有步兵炮就夠了,更先進的野戰火炮以及大口徑火炮就不要裝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