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章 眼高手低的陸軍(第1/3頁)
章節報錯
一場英格蘭和威爾士之間的戰爭,直接引爆了火帽擊發槍的出口!
實在是在這一場戰爭裡,火帽擊發槍體現出來的優勢太大了,儘管射程以及威力以及精度都和楚國之前出口的燧發槍沒太大的本質區別。
但是全天候擊發率卻是高達百分之九十九,能夠在颳風下雨的天氣裡使用,這將會直接改變線列時代的諸多戰術應用。
威爾士和英格蘭之間的戰爭就是明證,在頻繁下雨的當地環境下,裝備普通燧發槍的軍隊大部分時候只能等候天氣良好的時候才能作戰。
但是裝備火帽擊發槍的軍隊卻是能夠在下小雨的天氣裡依舊作戰。
這就導致了裝備火帽擊發槍的軍隊擁有了更多的戰術選擇,從而改變戰爭結果。
兩國之間的第一次戰鬥爆發之後,沒幾天功夫兩國又陸續下單訂購火帽擊發槍,並且要的非常急,同時給的價錢也非常不錯,甚至表示只要能正常使用,哪怕是還沒有翻新的都可以。
畢竟人家在打著仗呢,急需大量的火帽擊發槍裝備各部隊。
對此,大楚帝國方面也沒有讓這兩國失望,雖然英倫地區裡的火帽擊發槍存貨已經不多了,但是在整個歐洲以及北非地區裡的存貨卻是相當多的。
畢竟之前楚軍在歐洲地區裡駐防了接近超過二十萬人的外籍軍團,這些外籍軍團也在過去的一兩年裡陸續換裝十八型步槍以及十九型步槍,因此替換下來了大批的火帽擊發槍存貨。
同時在敲定火帽擊發槍出口之後,楚軍也在全球範圍內把外籍軍團以及民兵手中的火帽擊發槍召回,這些火帽擊發槍有相當多一部分也是運輸到了歐洲準備銷售。
所以說,目前帝國在歐洲以及北非地區裡的火帽擊發槍存貨是充足的,只不過大部分都還沒有來得及翻新而已……只不過翻新工序也很簡單,不外乎就是護木上個油漆,零部件拆洗,壞的零部件換掉,再上個保養油就行了,沒啥技術含量,也不需要什麼專業的機械裝置。
在歐洲當地隨便找一群工人就能進行快速翻新,然後直接裝箱發貨,速度快得很。
因此帝國方面,先把英倫地區裡還剩下的兩千多支庫存,還沒有來得及翻新的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槍,發給了兩家之後,又緊急從歐洲其他地區進行調運。
不用一個月功夫,就給兩家分別送去了一萬支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槍。
其中部分是翻新過的,還有一部分是狀況良好沒有翻新過的。
當然了,全都是清一色使用了十多年的二手貨,基本都是從駐防歐洲的外籍軍團裡替換下來的……而這些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槍,更早以前其實是正規軍裝備使用的。
至於新槍……不好意思,暫時沒有!
大楚帝國在承順三十二年後,就已經全面停產了火帽擊發槍,因為那個時候正規軍已經開始裝備使用十八型步槍以及十九型步槍了,而當時火帽擊發槍也不准許出口,所以就直接停掉了生產線。
時隔十多年後要重啟生產線,哪怕是從現有的一些燧發槍生產線裡進行改裝,但是也得一些時間進行生產線調整,同時加上資訊傳遞的時間以及運輸時間,這些新火帽擊發槍一時半會是到不了歐洲的。
更關鍵的是,帝國高層為了先把庫存的幾百萬支二手火帽擊發槍給先賣出去,早已經下了指示,短期內全新的火帽擊發槍雖然可以買,但是價格不能低……舊槍賣五六楚元的話,那麼新槍就要賣十楚元以上。
要保證價格差……
如果價格差不多的話,人家土著又不傻,幹嘛不要新槍,非要你使用了十幾年甚至二十幾年的破爛二手貨啊。
考慮到價格因素,全新的火帽擊發槍短時間內,甚至好幾年內都不可能大量出貨的。
現階段,那些土著國家能夠購買到的火帽擊發槍,只是二手貨,區別只在乎這些二手貨的質量好一些或者差一些,翻新或不翻新的區別而已。
英格蘭王國以及威爾士王國,在出了血本後,又迅速獲得了各一萬支的火帽擊發槍,這些火帽擊發槍迅速裝備了他們的正規軍並投入作戰。
隨後,英倫地區裡的其他三個國家也陸續獲得了各自五千支的火帽擊發槍。
從這數量就可以看的出來,帝國方面的武器供應能力有多麼的強悍……短短一個月內,就已經向英倫地區供貨至少三萬五千支的火帽擊發槍。
而就這,也只是消耗了一小部分的庫存而已。
同時大楚帝國武器貿易公司旗下的歐洲武器貿易公司,屬下的的眾多業務員以及軍火代理商們,正在奔走在歐洲各地和各藩屬國洽談火帽擊發槍的出口事宜、
這個過程裡,實際上不管這些藩屬國的土著統治者,是否願意購買火帽擊發槍,到最後他們都會採購。
這也不是說楚國人逼著他們買,相反,很多時候楚國人都是採取限量供應的方式進行出售呢,畢竟目前歐洲地區裡的火帽擊發槍的存貨雖然有幾十萬支,但是對於整個歐洲地區而言還是不夠用的。
帝國出於保持一定的地區軍力平衡的考慮,在出售火帽擊發槍的時候往往會採取兩不相幫的態度,相互敵對的兩家,往往能夠獲得相同數量的火帽擊發槍。
楚國人不逼著他們買,為什麼這些土著還積極採購啊?
這是因為……當你的敵人採購了先進的火帽擊發槍後,你不著急?不害怕?
要知道大楚帝國在歐洲地區可不是來當警察的,絕大部分時候都是不管土著國家之間的矛盾,這幾年也有好幾個中歐地區的小土著國家被滅國了呢,人家楚國人可是連看都沒看一眼,只是確認了自己的利益沒有損失後就不搭理了。
所以別覺得楚國人來了之後,歐洲地區就沒有戰爭了,實際上該有的矛盾和戰爭都還有……甚至因為楚國人的到來,採取的經濟政策導致了更多的土著國家出現動盪,導致更多的戰爭爆發。
此外大楚帝國的軍火商們,嗯,主要是指大楚帝國武器貿易公司下屬的各地區武器貿易公司下面的一些軍火代理商……這些代理商為了出售更多的武器,獲得更高的利潤,往往會到處搞事挑動戰爭!
大楚帝國的海外地區的武器貿易,基本是官方渠道和代理商渠道並存,官方主要把控的是大批次的武器出口以及武器出口管制,同時直轄領地以及行政領地裡的民間武器市場也歸屬各武器貿易公司直接建設和運營。
因此武器貿易公司的主要貿易物件,一方面是直轄以及行政領地裡的警務機構,民間個人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