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興的工程裝置廠商想要自己研發底盤,難度非常大……首先各項專利就很難繞過去。

遼東河口機械公司如今的一大核心業務,就是為各種工程裝置廠商提供履帶式或輪式底盤。

所以當代大楚帝國裡的各種工程裝置廠商,其實都是隻能採購各種底盤,然後安裝自己研發的挖鬥之類的,某種程度上來說,更像是組裝廠。

蒸汽機是別人的,底盤是別人的,只剩下個挖鬥結構是自己的……

不過這也是大工業化體系的重要特徵,工業太細分,一家工廠很難從頭到尾都自己生產零部件,哪怕是大型企業,依舊需要從產業鏈上採購不同的零部件,然後加上自己的核心技術生產產品的。

專利這個東西,不是那麼容易繞過去的。

而在內燃機領域裡,專利依舊存在,而且更加突出……三大農機公司研發內燃機也不是吃乾飯的,雖然現在實用化的內燃機他們也沒搞出來,但是並不妨礙他們在研究過程裡,申請了一大堆的專利……

比如遼東河口的四衝程專利!

其他想要進入內燃機領域的企業一看,然後就皺眉不語了……這年頭說起內燃機的基本結構,基本都是四衝程……但是四衝程這東西,可是人家遼東河口機械公司的獨家專利。

同時其他兩家農機公司也弄了一大堆的內燃機專利,比如唐山機械公司的電子打火轉專利,遼東機械公司噴氣嘴為核心的可燃混合氣體進氣裝置(煤氣)……

這三家農機公司研究著研究著,就發現彼此都有一堆其他兩家繞不過去的核心基礎專利,扔下誰都不好搞,所以好幾年前就也已經經過談判,在內燃機領域裡進行了基礎專利的相互授權。

因此唐山機械公司,遼東機械公司都是能使用四衝程專利的。

但是其他公司就不行了……你手裡沒有他們繞不過去的核心內燃機專利作為交換,三大農機公司豈能把自家的核心專利授權給你?做夢都別想!

內燃機這都還沒有可實用化的產品呢,但專利壁壘就已經被這三大農機公司給建立起來了,導致了後來企業想要進入都進入不了。

哪怕是李氏制鐵這家龐大無比的企業,看到帝國興起內燃機領域的研究後,也調查了一番看看有沒有進入的可能性,結果很乾脆的打消了念頭。

內燃機領域裡的專利壁壘已經非常嚴重,短時間內想要繞過去千難萬難……更何況內燃機短時間內的市場前景也不會多大,花費如此龐大的代價去繞過這些基礎專利得不償失。

還不如多等十年八年時間,坐等內燃機的核心專利過期呢。

如此情況下,國內其他企業雖然也關注內燃機的發展,但是卻沒幾個投資大量資源去研發內燃機的,當然沒有幾個……那就是還有那麼幾個鐵頭娃……

傳統的三大蒸汽機廠商之一的廣州機械公司,最近也很頭鐵的開始搞內燃機……只不過他們搞的內燃機並不是那些小型化,用於移動裝置的煤氣機之類的,他們的目標很明確,那就是想要弄一種艦載內燃機。

煤氣機這破玩意不安全,所以他們盯上了最近兩年剛出現的石油工業廢品:柴油。

這東西在之前的理論研究裡,證明了動力大,扭矩高,穩定性也好,從前景上來看很適合取代三脹式蒸汽機作為艦載動力使用。

儘管現在看起來,想要研發成功還遙遙無期……但是基礎研究嘛提前佈局很正常,對於這些大企業而言,只有有這麼個可能性,那麼就會去展開研究。

就和三大蒸汽機廠商的天津機械公司一樣,最近正在喪心病狂的研發所謂的超高壓多脹式蒸汽機,想要把蒸汽壓力提升到一個超高的水平,然後再透過十個八個甚至幾十個氣缸進行做功,他們自己稱之為超脹式蒸汽機,。

這個超,指的是著蒸汽超高壓,也指氣缸數超級多。

聽到這所謂的超脹式蒸汽機的研發計劃,外界都不得不說一句他們真他媽是瘋子……如今市面上的蒸汽機主流還是三脹式蒸汽機,甚至低端領域裡雙脹式蒸汽機都還沒有退出市場呢。

而最先進的蒸汽機,則是最近幾年新出現的四脹式蒸汽機……價格無比昂貴,除了頂級油輪外,連海軍戰艦都用不起。

最關鍵的是,目前研究人員已經發現,高壓蒸汽在經過四個氣缸之後,後續再增加一個氣缸所帶來的動力提升已經很小,但是為此付出的成本卻是巨大無比,有種得不償失的感覺……五脹式蒸汽機不是不能搞,而是價效比太低。

但是天津機械公司卻是開始了超脹式蒸汽機的研究,想要弄上去十個八個乃至幾十個氣缸……只能說膽子很大,步子邁更大……按照他們這搞法,估計還沒邁步,蛋就已經被扯到了。

三大蒸汽機廠商裡的另外一家,也就是當塗機械公司也在探索未來更強悍的動力模式。

只不過他們沒有搞什麼柴油機,也不是一聽上去就不靠譜的超多脹式蒸汽機,而是探索一種用高溫高壓蒸汽,直接驅動風扇的方式來獲得動力……靈感來源很簡單,就是風車……

既然風能吹動風車,並帶來動力,那麼我直接用高溫高壓蒸汽直接吹風車葉片,難道就不行?

他們的這種動力模式,其實就是原時空裡的蒸汽輪機。

只是蒸汽輪機這東西對於當代的大楚帝國基礎工業而言,也是屬於妥妥的超級天坑,難度大的很。

廣州機械公司搞的柴油機,天津機械公司搞的超高壓多脹蒸汽機,當塗機械公司搞的蒸汽輪機……

甭管以後前景如何,但是對於當代的大楚帝國而言,都是屬於妥妥的黑科技,想要搞出來可實用化的產品,難度都非常大的。

不過即便如此,也沒有阻擋大楚帝國的三大蒸汽機廠商對未來動力系統的研發熱情……他們這是為了搶佔未來十年後甚至二十年後的市場而提前佈局。

這種情況不僅僅在蒸汽機領域裡可以看見,在其他諸多領域裡都可以看見……專利法的存在以及嚴格執行,使得了專利技術的價值非常高,甚至影響到了企業的存亡。

而專利技術怎麼來?自然需要投入人力物力進行技術研發啊。

所以大楚帝國裡稍微有點野心的企業,都不會忽視技術研發……哪怕搞不了一些核心技術專利,但是你搞個外觀專利也是可以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