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 萬噸油輪(第2/3頁)
章節報錯
隨後就是大量的建設物資從貨輪上被吊裝上岸,然後運往各個工地。
其中最為主要的工地當屬通往油田的輸油管道以及位於港口區的儲油倉庫設施……就在去年年底的時候,皇家石油公司就已經在科威特找到了超大規模的油田,並打出來了第一口油井。
油井的出油量非常大,但是因為沒有相應的配套設施,導致了大量產出的石油實際上都被臨時停放在簡單建設起來的儲油坑裡。
所以,對於皇家石油公司而言,當務之急就是把油井產出的石油運走,並儲存起來,然後用船隻運回國,總不能一直這麼露天挖坑儲存不是。
時間緊迫之下,皇家石油公司直接和國內最大的建築施工企業,工業部直屬的安華建築公司進行了合作,讓該公司緊急調運施工人員和裝置到科威特建設相應的輸油管道,倉庫,碼頭。
此外,為了把石油從海外運回國內,皇家石油公司還向國內的幾個大船廠,緊急招標多艘石油運輸船。
不過專門的石油運輸船短時間內是用不上了,畢竟這玩意之前也沒搞過,造船廠那邊也需要進行設計,論證,試驗後才能開工建設……石油可是比較危險的物資,可不能不管不顧,然後直接在船上弄個大鐵罐子就裝油運輸了。
在這之前,皇家石油公司的對石油的運輸方式,還是採取了比較傳統的桶裝運輸……不用另外麻煩,直接使用原來裝運鯨魚油的橡木桶就行了。
大楚帝國目前的主要照明用油,就是鯨魚油……至於蠟燭以及其他油品雖然也有,但其實很少的。
在古代乃至近代時期,鯨魚捕撈形成工業化流程之前,照明使用的蠟燭或其他動植物油一直都比較貴,普通人家是別指望能夠實現照明自由了……
而蠟燭更是屬於照明產品裡的奢侈品,哪怕是在大楚帝國裡普通人家也不可能經常使用蠟燭照明。
一直到大楚帝國的遠洋捕撈鯨魚技術發展起來,並形成了工業化流水式的捕撈以及後續處理作業後,鯨魚油作為一種照明產品大規模的出現在市場上,這才讓大楚帝國的大部分普通家庭能夠用得上油燈。
不過鯨魚油也貴……尤其是大楚帝國好幾億人口,對鯨魚油的需求量極大,這也導致了楚國人瘋狂的捕撈鯨魚,近海的捕撈完了就跑去遠洋……太平洋找不到了就去印度洋,大西洋。
當代楚國人捕撈鯨魚是非常瘋狂的,並且捕撈數量也非常大,捕撈上來的鯨魚一部分用於工業,但是更多的還是被用於提煉鯨魚油用於照明。
所以過去的幾十年裡,大楚帝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鯨魚油產業鏈,配套的鯨魚油桶也有完善的產業鏈,國內有很多專業的廠家專門生產鯨魚油桶呢。
所以大楚帝國的石油產業,在爆發之後,為了解決運輸問題,直接使用了鯨魚油產業鏈的運輸方式,這也就使得了大楚帝國的石油產業,對石油數量的計算,並不會通常意義上的重量,而是使用容積……更準確的說是桶。
這個桶,其實就是鯨魚油的桶,兩者使用的木桶規格是一樣的。
皇家石油公司如今運輸石油,採用的也是桶裝,再用貨輪進行運輸的模式。
隨著碼頭建設完畢,科威特碼頭上也出現了一艘龐大的貨輪,這艘貨輪還攜帶了大量的空木桶。
這些空木桶被搬上岸後,灌注石油然後封裝,再裝回船上。
大概半個月後,這艘安龍號貨輪開始冒著濃煙,在港口拖船的輔助下起航,朝著國內廣州而去。
這一趟安龍號將會為國內帶去足足三千多噸的石油。
看似數量還不算很多,但是你要知道當安龍號貨輪返航的時候,又有一艘更大的貨輪靠岸並開始裝運石油呢。
而僅僅是這樣,依靠傳統的木桶和散裝貨輪運輸,再加上碼頭不行,效率不高,以至於科威特這邊產出的石油依舊無法及時外運,讓皇家石油公司的人頭痛的很。
科威特這邊的石油產量可是非常龐大的,而且開採又非常容易……甚至可以說隨便找片沙漠,然後挖開沙子後就能看見石油了……所以皇家石油公司其實也沒有在勘測以及開採上花費多大的功夫,然而就已經有了運不完的石油產量。
反倒是費了大心思,短時間內就花費鉅額資金的石油運輸麻煩的很。
如此也導致了皇家石油公司這邊,對大噸位的油輪迫切無比。
同樣的,工業石油公司也面臨著同樣的情況,他們也在南洋弄了個油田,然後又在北美洲那邊的墨西哥灣裡弄了個超大的油田。
這麼多海外的石油產量,怎麼運回本土提煉並銷售,這就是個超級大的問題。
他們也和皇家石油公司一樣目前只能使用普通貨輪加桶裝的方式進行運輸,但是運費昂貴不說,而且運輸量也小,並且很不方便,風險也大。
所以,他們也迫切的需要一種專門運輸石油的油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