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帝國和波斯人的接觸,最開始是雙方的海上貿易,大楚帝國在殖民印度之前,就已經透過西洋貿易公司的方式和印度,西亞等地區進行海上貿易了,同時波斯人也會有商船透過印度洋,然後前往楚國人控制的南洋乃至廣州港口進行貿易。

也就是說,其實很早的時候,楚國人和波斯人就有了最早期的正式接觸。

不過這種接觸非常有限,只侷限於普通的商業貿易。

後來大楚帝國拿下了哈薩克汗國,並殖民了布哈拉汗國以及希瓦汗國,如此雙方也就有了陸地上的接觸。

儘管這並不是直接領地接壤,中間還間隔了兩個土著殖民地,但是楚國人依舊和波斯人取得了陸地上的通道聯絡,只不過這種陸地通道聯絡並不強,雙方也沒有走幾百年前陸地絲綢之路的想法……有方便快捷的海上貿易,誰還玩什麼陸地貿易啊。

所以儘管陸地上有了間接的接觸,但是雙方面的正式接觸依舊以海上貿易為主。

也是這一時期裡,大楚帝國和波斯王國之間的關係還不錯,楚國還向波斯人出售了一批的燧發槍,滑膛炮,用於裝備他們的近衛軍。

但是這種情況並沒有持續多久,在楚國人的高壓蒸汽機弄出來後,製造出來了輪船……然後大楚帝國就掀起了大規模的海外擴張行動,很快就拿下了錫蘭島,並登陸印度半島地區,開始在印度半島地區進行大規模的殖民,並把歐洲人驅逐了出去。,

拿下印度半島後,大楚帝國繼續沿著印度洋西海岸北上,進入了波斯灣地區,隨後在和葡萄人交戰的過程裡奪取並控制了霍爾木茲海峽。

隨後又從奧斯曼人手裡租界了科威特地區,並把科威特地區當成了面向奧斯曼帝國,波斯王國的主要貿易據點。

這一時期,大楚帝國實際控制了整個波斯灣,大量的商船往來其中,波斯人也是開始深切感受到了楚國人帶來的龐大壓力。

不過在二十年代乃至後續的三十年代裡,其實楚國人在海灣地區的擴張規模很小,基本是以維護貿易航線安全為主,這一時期裡波斯人雖然感受到了壓力,但是總體上還是安全的,楚國人並沒有過於逼迫他們,只是拿了幾個港口的租界地用於貿易,並實際控制海峽而已。

其他的就連全面開放市場都沒有進行逼迫!

因為這一時期裡,楚國人在印度洋方向的主要擴張,還是集中在印度半島上,次要精力則是放在了非洲以及歐洲地區,一時半會也騰不出手來折騰西亞地區。

等到進入四十年代後,隨著歐洲已經拿下,東歐的糧食生產計劃又完成之後,並且這個過程裡還順手打了奧斯曼,把海灣地區裡的巴士拉地區以及整個半島地區都收入囊中之後,楚國人才算得上是在海灣地區進行比較大規模的擴張殖民。

這個時候,波斯人也就感受到了切切實實的威脅……

因為這個時候,楚國人開始要波斯地區的全面市場了……並且還想要弄一條鐵路,搞一條中亞地區南下印度洋的鐵路通道,給中亞地區弄一個出海口。

如此情況下,戰爭爆發了!

大楚帝國和波斯王國之間的戰爭,並不是突如其來的,也不是說大楚帝國非要一門心思佔領波斯王國的土地……一開始,兩國關係其實還挺好的,還好幾次聯手打莫臥兒帝國。

波斯人是第二個獲准購買燧發槍的土著國家,楚國人甚至一度賣給了他們一條燧發槍生產線,並派遣了技術人員協助他們把工廠建立了起來。

可惜波斯人爛泥扶不上牆,雖然賣給了他們生產線,但是他們在很長時間裡都無法自產燧發槍,關鍵的核心零部件,比如彈簧依舊從帝國進口,而且他們自產的燧發槍比直接進口楚國的燧發槍還貴.

所以他們的燧發槍工廠自從楚國人幫著建立起來,生產了一批幾百支的合格產品後,後面生產的燧發槍都不咋地,並且產量稀少,一年產量數百支而已,他們依舊每年都大量進口楚國的燧發槍用來武裝軍隊。

而且波斯人為了節約建軍成本,他們還在持續採購火繩槍呢……這還是第一個獲准進口燧發槍,但是依舊採購火繩槍的土著國家。

其他土著國家,一旦獲准進口楚國人的燧發槍後,哪怕是燧發槍價格比較昂貴,但是大多也會咬咬牙進口燧發槍並進行裝備的,就算裝備使用火繩槍,一般也是用的自產伙食。

但是波斯人,他們不僅僅能夠進口楚國人的燧發槍,還能自產燧發槍,然而即便如此,他們每年都還進口不少的楚國火繩槍……

搞的楚國的軍火商自己都犯迷糊,搞不清楚這些波斯土著在想啥……其他土著都是搶著要購買燧發槍,他們波斯人倒好,有燧發槍不要,而是去購買看似便宜的火繩槍。

要知道經過了二三十年的技術擴散,以及大楚帝國持續多年的軍火傾銷後,如今大楚帝國的火繩槍在很多地方都已經賣不出去了,目前也就只有在非洲那地方才能找到客戶……而且但凡是有點見識的非洲土著都不要火繩槍,而是知道要燧發槍了。

但是波斯人,直到這一場的戰爭爆發之前,都還在每年穩定的購入火繩槍……

這就很奇葩!

不過不管波斯人賣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屬於僅有兩個能夠購買楚國燧發槍的土著國家,而另外一個是奧斯曼。

從這一點也可以說明,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波斯和楚國之間其實關係不錯。

只是隨著帝國持續的對外擴張,並擴張到波斯王國身上,這才導致關係破裂。

最終爆發戰爭!

這一系列兩國關係的轉變長達二十幾年,貫穿了大楚帝國的漫長對外擴張歷程。

而最終,楚國人選擇把屠刀落在波斯人身上!

因為大楚帝國的君臣無法忍受地球上,還有一個沒有全面開放市場,沒有全面臣服的土著國家,尤其是這個土著國家並不是那種原始部落,而是屬於文明世界裡的傳統封建國家。

如果是那些非洲土著王國,其實大楚帝國也不太關心他們臣服於否的……反正楚國人都把他們清一色的當原始人看待!

所以在當代的非洲地區裡,你依舊能夠找到很多完全獨立於楚國之外,頂多和楚國人做點貿易的非洲土著王國……如果你把這些原始人部落也當成國家的話!

但是……文明世界裡的土著國家那麼大楚帝國就比較重視了,並且不會容忍他們獨立在大楚帝國建立的殖民體系之外。

因為這些文明世界裡的國家,有著市場以及勞動力,有著楚國人所需要的資源以及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