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立群的安瀾號之前在卡拉港完成了補給之後,繞過了迦納城直奔加的斯,終於在交貨期限之前把一船貨物運輸到目的地。

順利交割之後,錢立群又在加的斯這邊接受了新的運輸委託,運輸一部分小麥以及羊毛回國。

這一次返程航行的運費倒是不多……但是時間卻是比較寬鬆,沒嚴格的時限要求。

這也是當代航運界裡的普遍模式,那就是本土運往海外的運費高一些,海外運往本土的費用要低廉許多。

航運船隻跑遠洋,賺錢主要靠運輸出口商品,至於返程運輸的農產品或礦產品,那些東西本來就不是單價比較低的大宗貨物……人家本來就不怎麼值錢,自然也不可能給多高的運費。

而船隻也是總歸要返航的,但是海外運往國內的東西基本都很廉價……給不出多少運費,而且為了保障船隻航行安全,船隻航行一般都不空船跑,需要壓艙物。

如果不運輸貨物的話,為了航行安全,就算是石頭,沙子這些東西也得往船上搬,以充當壓艙物。

運輸小麥和棉花這些東西,好歹還能夠把返程時候的船隻運營成本給賺到手……否則的話就要虧本。

長久以來,也就形成了這麼一種慣例!

當然了,這些農產品,礦產品價格本身低,給的運費也低,所以在運輸上也沒有太大的時限要求……

一分錢一分貨嘛!

在加的斯裝滿了返程貨物,順帶還帶了數十名旅客之後,安瀾號開始啟程返航,然後直奔卡拉港而去。

如此,安瀾號也就成為了第一艘自己跑過來補給的遠洋商船,同時也是第一艘重返卡拉港補給的船隻。

安瀾號的到來,給陳敬雲等人帶來了極大的信心……安瀾號的重返,說明了安瀾號對他們的補給服務表示了滿意,要不然不會在返程的時候還特地跑過來的……畢竟在沿途上還有一個迦納城補給港口呢。

但是安瀾號卻是沒有去,而是選擇了卡拉港。

而有了安瀾號這麼第一個例子之後,那麼後續就會有第二個,乃至第三個……

卡拉港的補給港口定位算是初步立起來了。

甚至未來過來補給,休整,停靠的船隻都不用多,那麼只有少量船隻過來也足夠陳敬雲他們滿意了。

畢竟這些遠洋商船的物資補給本來就是一筆大買賣,各種物資補給數量是非常多的,比如煤炭這東西隨隨便便都是搭載好幾百噸呢。

同時船隻過來補給了,那麼多少也會讓船員們上岸放鬆一二……而船員一向來都是高收入高消費群體,不知道多少港口城市的服務消費行業都是靠著這些船員們支撐起來的。

而卡拉港同樣也能夠在這些上岸消費放鬆的船員們身上賺大錢。

港口的生意有所起色後,陳敬雲也是鬆了口氣。

雖然目前港口這邊的進賬還不算多,但是總算不是以往的那種只出不進的模式了……只要港口這邊能夠賺錢,那麼自己的儲備資金的消耗速度就會大幅度減緩。

如此支撐到明年大量的經濟農作物收穫並出售也就有了更大的把握。

不過也不是沒有問題,那就是隨著來卡拉港進行補給的船隻逐漸增加後,煤炭需求大量增加……這些大型遠洋船隻來補給的時候,隨隨便便都要補給幾百噸煤炭的、

但是後方的煤礦生產煤炭的速度卻是沒能跟上,以至於港口裡的煤炭儲備日漸減少……這樣就太危險了。

畢竟港口生意嘛,如果一旦遇上人家的船隻大老遠跑過來,甚至繞過了迦納城專門跑到你這裡來加煤……然後你告訴人家現在沒有煤炭了,那麼對於卡拉港的補給業務的名聲打擊將會是巨大的。

為了保障卡拉港的煤炭供應,陳敬雲甚至都親自上陣,帶著手底下的僱傭兵外出打仗了……

煤礦那邊的煤炭開採沒啥技術含量,採用的還是最原始的人工開採,頂多就是使用過更好的手工開採工具而已,但是機械裝置什麼的就別指望了。

陳敬雲他們這個西非王國,可沒許可權從楚國進口到機械裝置……

目前大楚帝國的機械裝置,只對直轄領地全面開放,對行政領地有限度開封,對屬國領地則是採取限定行業,並且特事特批的方式有限開放,目前開放的行業只侷限在採礦,農業,交通這,港口裝置等少數領域,並且只能是楚國人的企業申請採購並使用,後續裝置也需要定期檢查,監管,避免外洩給那些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