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馬克勤機槍(第3/3頁)
章節報錯
區區二十八公斤的槍身重量,陳友重看到這資料後,彷佛都看到了三品的官帽子正在向自己招手……
長安兵工廠作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彈藥以及槍械生產的綜合性兵工廠,督辦的品級乃是正四品。
假如陳友重能夠在任上做出成績來,再往上一步那就是從三品了,從三品在工業部體系裡,可以擔任超大型工業部直屬企業裡的協辦,或大型直屬企業的督辦,又或者是調回工業部擔任各司的副司長了。
前途是大大滴有!
所以看到這份設計方案後,陳友重第一時間就召見了工廠裡的工程師以及這款機槍的設計師馬科勤。
詳細瞭解了這款機槍的可行性問題。
而瞭解過後,他還發現這款機槍的核心結構,包括槍管水冷套筒以及槍機結構都已經申請了專利……馬克勤在學校學習階段,就突發奇想弄出來了這種新槍機結構並申請了個人專利,隨後又申請了水套筒專利。
也就是說,雖然這款機槍的整體設計,是馬克勤在入職長安兵工廠之後搞出來的,屬於職務發明創造,但是裡頭的兩個核心結構的專利權,卻是屬於馬克勤個人的。
對此他首先和馬克勤進行了交流……這專利問題要是不解決,他們長安兵工廠可沒辦法進行後續的生產。
而大楚帝國的專利制度是非常嚴苛的,哪怕是長安兵工廠這種官辦重要企業,也不能侵犯專利……要不然的話,長安兵工廠早就自行生產改進二十五型步槍,天五式左輪手槍這些大熱產品賣給軍方了,不至於給河北武器公司那邊搞代工。
好在馬科勤雖然重視自己的專利權力,但是他之所以最終搞出來這款機槍的設計,並遞交方案上來,就是有了專利授權的打算……
在專利授權上,陳友重也沒有虧待馬克勤,直接花了三萬楚元的價格以及後續生產銷售的前三千挺機槍售價百分之五的分成,以獲得這兩個核心專利。
這個價格保底就是三萬楚元,最高則是可能達到十多萬楚元,具體得看能賣出去多少,售價多少……
不過這玩意肯定不便宜就是了,因為這東西結構還是比較複雜的,對材料以及生產工藝要求都比較高,按照工程師們的預估,想要生產這玩意,製造成本以及專利成本還有自身的研發成本加起來,前面批次的機槍價格至少也得賣四百楚元以上才能保本……想要賺錢還得再往上加錢。
而馬克勤一個剛畢業的年輕工程師,一夜之間就獲得了三萬楚元,並且未來還有可能再獲得十幾萬的專利分成。
臉都笑歪了……他也沒想到過上學時候的一次突發奇想,然後又順手註冊了個專利後,能夠在一年年後的今天突然就讓自己大發一筆。
唯一可惜的是,這款重機槍雖然是他完成的所有主要設計,但是除了槍機結構以及水冷結構外,其他的一些結構都是屬於入職後的工作研究所得,屬於職務發明專利,專利權是直接歸屬兵工廠自身的。
比如供彈用的彈連,槍機機構裡的一些細節結構等等。
他實際上是在入職長安兵工廠後,利用工廠裡的裝置以及同事們的協助,最終才完成的整個機槍的設計工作,如此也才導致了整個機槍的專利權屬於兩部分,一部分屬於他自己,一部分屬於工廠。
這同樣也是他為什麼這麼痛快的答應出讓專利的緣故,除了價格比較滿意外,還是因為這款重機槍,除了他自己的兩個核心專利外,還得加上其他十多項專利才能夠弄出來,這些專利湊在一起,才具有更大的價值。
而他自己,簽署了專利授權合同,拿到了錢後,直接就辭職走人了……手握三萬鉅款,還上個屁的班!
他作為大專生出身的技術人員,雖然剛入職就待遇比較高,但因為工作時間才幾個月,因此目前一個月薪水也才二十多楚元而已,一年下來也就三百多。
三萬楚元,他得幹大幾十年才能賺到。
更別說這機槍後續出售給軍方後,他還能源源不斷的獲得分成,這部分分成最高有可能達到十幾萬楚元呢。
這些錢,足以他躺平了……
當然,他也不是要躺平,而是想要回老家自己搞一個小機械廠什麼的,他腦子裡還有不少的新想法,想要搞一些發明創造……
而見識到了專利是真的這麼值錢後,他也不願意拿著微薄的工資在工廠裡工作,然後弄出來的研究成果都是屬於職務專利,和他個人屁關係都沒有……搞之前的機槍設計就虧大了,要不然這專利授權金還能拿的更多一些。
馬克勤拿著錢,拍拍屁股回老家享福,順便琢磨著創業搞發明去了,而陳友重則是拿著專利授權,指揮著一群工程師牛馬們日夜加班幹活,爭取早日把樣槍弄出來。
因為天天加班加點,不斷施加壓力,搞的那些工程師們怨氣不小,只是這些工程師兜裡可沒幾萬塊現金,可沒辦法放棄這種穩定高薪的工作,玩辭職那一套!
只能老老實實的加班加點進行各種研究,最後花費了一個月的時間完善了各種細節,制定了詳細的工藝標準,最後搞出來了幾挺樣槍準備進行試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