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一旦南掌王國上下都加入了大楚帝國後,大楚帝國也就不能把這地方當場工業商品傾銷地,也不能各種撈好處了,反而還要在當地興建學校,修建水利等各種基礎設施!

簡單來說,這吞併進來不能賺錢了不說,還得倒貼……

就和後世現代的美國人,也不願意墨西哥人加入進來一樣。

帝國高層都還好,畢竟開疆擴土,還能徹底解決一部分西南地區的潛在威脅,但是帝國中下層,尤其是雲南那邊的民眾意見極大……

當地的工商界認為,都把南掌人都變成自己人了,老子他媽壓榨誰去啊?

當地底層民眾認為,把南掌王國吞併進來了,南掌王國的人都跑到昆明等城市來找工作的話,當地民眾的工作機會可不就被奪走了嗎。

所以這事談了幾年,然而因為帝國西南地區的中低層群體抵制比較大,直到現在也還沒談攏。

要想把南掌王國也吞併進來,恐怕還得安撫西南地區,要不然當地民眾不答應。

緬甸那邊倒是暫時還沒有主動加入大楚帝國的打算,人家還是有著獨立自主的野心的,這種獨立自主倒也不是說和大楚帝國作對幹架,而是想要當大楚帝國的小弟。

為此這些年,緬甸人不惜多次派兵為大楚帝國衝鋒陷陣,表現的非常賣力……其實就是想要給大楚帝國的高層們看:我們是個合格的小弟,老大你別打我了……

整體來說,西南邊境基本沒啥威脅,而西南諸省自身的土司叛亂風險也是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了……畢竟這些地上已經沒有活著的土司了!

因為西南威脅不大,所以西南方向的戰略鐵路也可以慢慢來搞。

同時草原鐵路也是優先度不高,畢竟草原已經沒有威脅了,大楚帝國在北方的邊界線,都已經擴充到北冰洋了……如今還搞草原鐵路,主要的還是為了解決當地民生問題以及解決地方離心主義問題。

換源app】

但是西北方向就不一樣了。

中央王朝對西域的統治,在大楚帝國之前已經斷絕了八百多年,如此漫長的時間裡已經讓西域地區的民眾和中原地區民眾的認知產生了巨大的偏差……換句話說,人家沒把自己當成華夏人。

好在當年大楚帝國進軍西域的時候,採取的軍事征服,同時在大楚帝國進軍西域之前,這地方已經被準格爾人清洗了一遍,如此讓當地的土著數量大為減少,同時大楚帝國控制了吐魯番省後,大規模施行教化政策,並組織大量陝甘地區的漢民移民到吐魯番地區進行屯墾。

目前來說,當地的民眾裡漢民的數量已經佔據了主流,但是土著數量依舊不少,地方離心主義非常的嚴重。

大楚帝國迫切的需要一條戰略鐵路,以加強關中乃至中原地區和甘肅以及吐魯番兩省的聯絡。

進而進一步加大移民數量,兩地民眾的人口往來,商貿往來,最終把這兩個地方完全的融合到大楚帝國的經濟文化體系來。

同時大楚帝國還希望西北鐵路建成後,能夠徹底解決西北方向的後勤供應問題。

大楚帝國在西北方向的軍事問題,從來都不是異族有多強悍,而是自身的後勤供應問題。

想要從後方的關中地區的工業重鎮長安,千里迢迢把糧食以及武器彈藥運輸到最前線的尹寧地區,乃至更前線的夷播海(巴爾喀什湖)去,這可是足足三千多公里啊!

一路上的地形還不咋地,要麼是山脈,要麼是戈壁灘,要麼乾脆是沙漠,沿途人煙稀少,城市規模有限。

如此漫長的距離,極大的限制了大楚帝國陸軍在尹寧前線地區的駐紮兵力數量以及發動大規模戰役的能力。

這也是為什麼大楚帝國這些年來,一直都沒對哈薩克汗國進行軍事打擊的緣故!

耗費太大,後勤吃不消!

畢竟大楚帝國還需要維持在更北方的鄂畢河流域裡和俄羅斯人的作戰,同時在西北方向開闢兩條戰線的話,後勤壓力太大。

而想要徹底解決西北後勤問題,除了鐵路外別無他法。

因此隴海鐵路的寶蘭段哪怕是困難重重,成本極大,但是大楚帝國也會修。

前些年就開始進行路線勘測了,等到長安到寶雞路段的鐵路通車後,鐵路總公司的施工隊伍並沒有停下步伐,而是繼續往西修鐵路,開始修築寶雞到蘭州的鐵路線。

而且施工規模非常大,上萬鐵路工人在這裡辛勤工作著,爭取早日打通這一段西北鐵路的咽喉地帶。

畢竟只要透過了這一段道路,那麼後續蘭州就能一路到尹寧地區的鐵路修築,看似一路經過戈壁灘和沙漠,但是除了少數地方外,其實大部分地方地形都還算平坦,不需要打太多的隧道……難的是如何把大量的建設物資從後方運輸到前線工地的戈壁灘上……但是吧,這對於其他型別的工程或許很難,但是對於本身就是鐵路建設而言並不算什麼……因為後方的建設物資都可以透過已經建好的鐵路一路往前運輸。

這鐵路是一邊修建,一邊運輸物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