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八十五章 恐怖的消耗和後勤(第2/4頁)
章節報錯
全團人員達到了一千人出頭,主力乘騎用戰馬,即遼河馬有八百多匹;輔助戰馬,即輔助騎兵馱運武器彈藥,快速行軍的時候也偶爾用來乘騎的河西馬則是有九百多匹。
此外還有騎兵輜重連裡的兩百多匹挽馬或戰馬以及六十多架四輪或雙輪馬車。
整個第五十三師騎兵團,說是輕騎兵團呢,但實際上擁有乘騎戰馬以及挽馬一共兩千多匹,人員一千一百餘人,步兵炮六門,同時全團裡的戰鬥以及後勤人員,清一色裝備槍管稍短的十八型步槍騎兵版,同時每個騎兵還會配給一把陝七式十一毫米騎兵左輪手槍。
這種手槍是專門為騎兵研發的騎兵戰鬥手槍,射程遠,精度也高,威力也大,但是後坐力、重量都比較大的手槍……只是這東西很多騎兵們嫌棄太重,後坐力也大,所以不少騎兵寧願自掏腰包購買天五式左輪手槍上戰場。
天五式左輪手槍,這東西自從誕生之後就深受楚國軍警乃至民間的歡迎,軍方把它作為軍官以及炮兵等技術兵種的自衛手槍大規模裝備,而且還是陸軍,海軍,近衛軍,武裝稅警四大軍種都統一使用。
除了軍方外,大量地方巡警機構也大批次採購這種天五式左輪手槍,或者是該款手槍的專利授權產品,比如廣西地方巡警廳採購的所謂柳州三三型手槍,他們柳州兵工廠自己吹噓是自主研發云云,但實際上就是天五式左輪手槍的專利授權換皮版本。
至於民間購買,尤其是海外領地以及殖民地裡購買這種手槍的人就更多了。
天五式左輪手槍以及各種亂七八糟的專利授權換皮版本,乃是目前大楚帝國裡產銷量最高的槍械……光是承順三十五年一年裡,各武器公司就生產了至少五十萬支。
目前天五式左輪手槍的總產量至少在四百萬支往上走!
什麼十八型步槍,十九型步槍這些正兒八經的軍用步槍產量對比起來,那就是個小弟弟……
順帶一提,人家天五式左輪手槍買的還挺貴的,最新改進版本的民用版一支要三十多楚元,軍警版便宜一些但是價格也不會差太多,反正比十多楚元一支的十八型步槍貴多了。
河北武器公司,光靠這一款手槍的自產以及專利收費授權,日子就能過的非常瀟灑。
第五十三師騎兵團裡也不例外,其中不少騎兵裝備的標配的陝七式騎兵手槍,但是也有不少騎兵選擇用自購的天五式手槍。
再加上人手一件的十八型步槍騎兵版。
光是在槍械火力上,這個騎兵團就足夠兇猛了,更別說人家還帶著六門的七十毫米步兵炮,直屬支援火力比肩三千多人的步兵團。
再加上專屬的輜重連!
以甲等戰備部隊標準進行擴充配屬的第五十三師騎兵團,這玩意和古代傳統的騎兵部隊根本不是一個概念,作戰方式也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騎馬衝鋒……儘管這些騎兵們也有騎刀,日常訓練裡騎兵衝鋒依舊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但是這年頭裡,能用火炮和槍械遠距離的幹掉土著,你幹嘛要傻乎乎列隊搞什麼騎牆衝鋒啊。
所以第五十三師騎兵團這種騎兵部隊,在楚國主力部隊裡的戰術定位,從來都不是什麼列隊衝鋒,而是以偵查、反偵察、快速突擊攔截或支援作戰。
具體交戰的話,是以下馬步戰為主。
而這樣的一支騎兵團,想要從運輸船上下來自然也不容易,光是那八百多騎兵還好說,但是那兩千多匹馬匹以及大量的輜重馬車就不好搞了。
同時又因為加的斯這邊的港口設施太落後,深水泊位很有限,港口自身更沒有什麼吊裝設施,甚至連在幾個深水泊位的棧橋水準都不咋地,這些普通木製棧橋又年久失修,搞的楚軍很難短時間內把大量的車輛火炮以及戰馬都透過這些棧橋輸送上岸。
而一些堪用的棧橋也需要優先供應炮兵部隊和輜重部隊的登陸。
這樣一來,第五十三師騎兵團的登陸上岸就顯得非常麻煩了,老半天裡才排隊等到一個深水泊位。
結果等登陸呢,就發現這木棧橋的承受能力不行,不能在同一時間裡讓太多人員和戰馬齊齊上岸,不然分分鐘就要把棧橋給壓垮了。
最後沒辦法,只能放緩速度,同時乾脆用小船接駁的方式運輸人員上岸。
但是馬匹和火炮以及車輛就沒太好的辦法了,只能是慢慢來。
這五十三師騎兵團的登陸雖然慢一些,好歹是能夠正常進行,但是隔壁的第五十三師炮兵團的登陸簡直就是一場災難。
先前登陸的七十五毫米山炮營的時候,還沒發現太大的問題……這玩意雖然是師屬火炮,但實際上主打的就是輕便,全炮行軍重量也不過三百六十多公斤而已,這種重量的火炮已經算得上
結果等到七十五毫米野戰炮營開始登陸的時候,行軍全重一千六百多公斤的火炮直接就拉跨了……雖然運輸艦上有吊裝裝置,可以利用船隻上的蒸汽機帶動的吊裝裝置,直接把這種長身管的師級壓制火炮吊裝上棧橋……但是奈何西班牙修建的棧橋實在太拉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