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好轉後,自然會帶來生活水平的提高,或者說符合東沁社群的平均生活水平。

至於現在,還處於積累階段,沒辦法,只能先熬一熬!

他總不能不還貸款,然後把每月薪資花光,就為了維持一個所謂的體面上流生活不是。

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努力學習和工作,維持目前的高收入水平,所以馬車一路到了城內的安華紡織公司後,孫旭就撲到了工作上。

先是機修科內部的王科長和幾個組長們開了個簡單的早會,主要是集中討論了出現故障的一臺蒸汽機的該怎麼解決。

兩天前廠裡的一臺蒸汽機出現了故障,問題還挺嚴重的,氣缸出現了嚴重問題。

經過檢查後發現整個氣缸以及活塞這兩個核心零部件都不能用了……畢竟是一臺用了十幾年的老機器,早些年高壓動力蒸汽機也不算太成熟,這縫縫補補用了十來年已經算是不容易了。

修其實也能修,但是因為是老機器市面上已經沒有便宜批次的零配件供給,要麼花費找外面專門定製核心零部件,要麼花費更高的高價找原廠訂購零配件……但是不管哪一條都很貴。畢竟這壞的可不是小部件,而是氣缸的缸體和活塞都一起壞了,這兩玩意基本就是一臺蒸汽機裡最核心的零部件了。

簡單算下來,訂購這兩大核心零部件的費用,都要超過這種多年老機器的殘值了。

換句話說,直接到市面上淘汰一臺同型號的老蒸汽機還要更便宜一些!

針對這事,機修科這邊經過早會的討論後,達成了一致意見:這破玩意已經不值得修了,直接趁著機會換一臺新的蒸汽機吧,畢竟這老機器修起來太貴,而且畢竟是老傢伙,本來就三天兩頭出問題,日常維護費用本來就很高,而且還影響生產。

還不如換一臺新的,一勞永逸!

討論完這事,王科長又說了說工作安排,隨後就起身宣佈散會,王科長帶著檔案準備去找公司協辦報告更換蒸汽機事務,而孫旭則是離開會議室後,帶著自己組裡的三名組員開始工作,對正在執行的新棉紗生產線進行不停機日常檢查、維護。

新棉紗生產線,對於安華紡織公司而言非常重要,是絕對不能出現問題的,因此對日常的檢查以及維護保養就非常重要。

這也是孫旭平常時候最重要的工作:保障新棉紗生產線的穩定執行!

帶著屬下巡視了遍邊,他負責的幾個車間裡的生產線都沒啥問題後,又到了隔壁的一個還沒有開工的車間裡開始忙了起來。

這是一個新建設的車間,屬於安華紡織公司今年持續擴充套件的專案之一,目前正在陸續安裝除錯新裝置。

孫旭目前就帶著人負責這個車間的生產線安裝以及除錯!

這,也是孫旭能夠拿上千楚元年薪的重要原因,目前安華紡織公司裡,除了王科長外,就他能夠帶著團隊對整個車間的新棉紗生產線進行安裝和除錯。

儘管生產線的安裝和除錯會有裝置廠家的工程師參與,但是這些裝置廠家又不是一家人,蒸汽機的是一家,傳統系統的是一家,紡紗機的又是一家,其他諸多裝置也各自有各自的供應商,這需要自家的機修師進行協調安裝和除錯。

安華紡織公司也沒有找那些直接打包供應整個生產線的供應商,這種溢價太高,而且搞出來的生產線往往是隨大流,很難符合安華紡織公司的諸多細節要求,而且也容易造成工藝洩密。

棉紗這東西看起來簡單,甚至大家用的裝置也都差不多,但是具體生產出來的棉紗可是有巨大差別的,這裡頭就是各家棉紗工廠的技術區別了。

安華紡織公司在經過兩年時間的長時間摸索,對裝置的不斷調整,工藝的改進,其生產出來的新型高階棉紗質量非常不錯,堪比一些技術強悍的大型紡織公司搞出來的新型高階棉紗,這裡頭可是包含了一系列技術含量非常高的生產工藝。

而想要生產這種有自家特殊技術的新型高階棉紗,光靠滿大街都是的所謂主流棉紗生產線可不行,還得自家的機修師針對產品的詳細引數,對生產線進行深度除錯。

這就是孫旭的主要工作之一。

這一天裡,他負責的幾個車間裡的生產線都沒出什麼毛病,平安運轉著,所以他就讓幾個屬下輪流去看著生產線,注意裝置狀態,而他自己則是在新車間裡,帶著一票裝置廠商工程師進行新生產線的安裝和除錯。

這是一件非常耗費精力甚至耗費體力的事,不少裝置都是需要他親自上手進行安裝和除錯,麻煩的很。

一直忙到中午,在工廠內的管理食堂吃過飯後,在辦公室裡的隔間休息室裡簡單睡了個午覺後,下午繼續忙新車間的事。

只不過等到臨近下班的時候,他的一個屬下慌慌張張的跑過來叫他,說是五號車間的生產線出毛病了。

他過去一看,發現生產線還在運轉,但是生產出來的棉紗品質卻大幅暴跌……經過檢查,工人們的操作都是按照標準來沒出現什麼問題,原材料也沒問題。

他還親自檢查過生產線諸多裝置的調整引數,一切都是正常。

但是一切表面正常的情況下,這生產出來的棉紗卻是成了殘次品……孫旭皺著眉看著眼前的諸多裝置,隨後吩咐道:“先停機吧,準備進行全面檢查!”

按照他的預料,不出意外的話今天怕是要加班到很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