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松江城地處長三角,冬天遠不如北方地區寒冷,但是到了晚上的時候依舊寒風刺骨。

孫旭走出辦公樓前往馬肆的時候都不由得拉緊了身上的大衣。

儘管他穿的不少,也帶著手套和帽子,但是依舊架不住夜風的刺骨。

在煤油路燈的微弱光芒下,孫旭快步到了安華紡織公司的馬肆。

安華紡織公司作為一家擁有兩千多人員工的大型工廠,也配套建立了大型的馬肆,主要供應公司高層管理以及技術骨幹以及外來合作伙伴人員往來的停車需求。

這主要還是因為在松江城這地方里停馬車太麻煩,外頭很少有公共馬肆可以供長時間馬車停靠,至於在路邊臨時停靠是可以的,但是長久停靠則是很不方便,需要有人進行看管以及管理。

因為馬車不僅僅是一輛馬車那麼簡單,還有拉車的馬匹呢。

哪怕拉車的馬匹經過專業訓練很溫順,但畢竟是動物,受到驚嚇的時候依舊會發狂,因此松江城這邊的地方交通規定裡強制規定了,馬匹在公共場合裡必須處於有人監管的狀態下,不得扔下挽馬離開。

同時馬匹這玩意可不是隨便充個電或者加個油就能跑,也得吃喝的,同時也會排洩,要是沒人管著很容易出現問題。

這一系列限制,也導致了這年頭想要城市裡長時間停馬車非常不容易,這也是松江城裡中高收入,一年數百年薪的人不少,但是真正能夠擁有自傢俬人馬車的中高收入群體非常少。

都不說你能不能養得起一輛私人馬車了,光是停車你都沒辦法解決。

一般只有在郊區裡住著獨棟,擁有私人馬肆的高收入乃至以上群體才能夠擁有一輛私人馬車……這個標準,基本上打底就是孫旭這種人。

如果孫旭住在城區的話,哪怕上千年薪想要擁有一輛私人馬車也會很麻煩,因為城區裡極少有附帶私人馬肆的房產,城區裡的大部分的住宅都是屬於三四層樓的公寓。

帶馬肆的房產也不是說沒有,有還是有的,要麼就是老舊城區裡的老破小,那種地方的老建築不少都有院子的,但是環境實在不堪入目……而一些環境好,地段也好的高階社群裡的獨棟別墅,那玩意可貴了,孫旭可住不起。

而實際上,住得起的人也不會常住這些所謂城核心心地段裡的獨棟別墅。

松江城裡有個現象,那就是沒什麼有錢人會住在城區……這種城區裡的高階獨棟別墅又很貴,因此一般都是真正的富人群體才能買得起,但是他們不會把這些城內內昂貴的獨棟別墅作為常住的房屋,更不會把一家老小安置在這裡,一般都是作為入城辦事社交時候的臨時落腳點而已。

至於原因嘛,哪怕是外地人都知道松江城區裡的空氣質量……實在是一言難盡。

哪怕是所謂的一些城內裡的高階社群,這社群看似環境好,地段更處於核心地帶,但是你也擋不住瀰漫整個城市的煤焦味和馬尿味啊……而且遇上一些沒什麼風的時候,城區很容易起霧……這種霧可不是山清水秀的地方的那種讓人賞心悅目的江南水汽……而是煤煙!

吸上一口,那是最是醇厚的煤焦味!

要不然,那些有錢人也不會跟逃荒似的逃離城區,一股腦搬到城郊去住啊。

別說真正的有錢人了,就算是孫旭這種打工的高收入群體,也是在賺錢後第一時間就搬離城區。

同時還有數量更多,收入在兩三百元年薪,也就是各種中低階管理以及技術骨幹們,他們在成家後往往也會在城郊購置房產或者租房住。

高階的獨棟別墅買不起,大面積連排別墅買不起,但是普通的公寓還是能夠買得起或租的起的。

畢竟在城郊裡,其實最多的還是這種四層樓,每層樓多戶,每戶兩三個房間的普通公寓所形成的普通社群,這裡頭住著的一般都是普通中產。

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中等收入群體。

如果孫旭沒有前兩年的機遇,只是一個普通機修師,按部就班的工作,工作數年後成為資深的機修師,拿個二十楚元左右的月薪,那麼以後大機率也會選擇在這種郊區普通公寓社群裡購置房產安家。

這是很多中低階管理人員,基層技術骨幹,低階官員,小老闆們的共同選擇。

而這些人也是組成了大楚帝國,或者說松江城內裡比較獨特的一群中等收入群體。

他們比普通工人、職員、農民為代表的低收入群體日子好很多,但是日子依舊需要精打細算……如此才能勉強維持一定的體面。

不過幸運的是,孫旭站在了時代的風口上,被風輕輕一吹就飛了起來,直接跨越了中產群體,成為了高收入群體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