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不能賺錢的朝報發行公司(第3/3頁)
章節報錯
同時朝報司還會出版發行諸多的書籍,主要是一些政策類書籍,同時還有一些教育類的書籍以及純文學書籍……這裡頭收益非常龐大。
承順三十六里出版發行的一本彙集諸多名家的散文集,年銷量就達到了上百萬本……這些散文集,都是各文學大師投稿到朝報上發表的文章。
這僅僅是朝報司發行的其中一本書而已……而發行量更多的乃是各種教輔用書,出版發行各種教輔書也是禮教部的一大職能或者說撈錢的渠道!
全國那麼多學校的老師和學生,甭管你是誰,都得人手一大堆禮教部出版發行的各種教輔書。
而禮教部的諸多教輔書籍的出版發行,都是由朝報司來負責的。
所以……人家朝報司的出版業務是很賺錢的……這些出版業務賺的錢可以用來補貼大楚朝報的發行虧損。
嗯,這也是當年禮教部把幾乎所有教輔書籍的出版業務都移交給朝報司下屬的‘大楚朝報’的原因……就是為了補貼朝報的發行虧損。
所以朝報司辦報雖然看似虧損,但實際上人家不差錢……朝報司可不僅僅是一個什麼宣傳行政機構,而是一個集報紙發行、圖書出版的綜合性文化集團。
採取的商業和行政並行的獨特執行機制,朝報司是純行政機構,但是報紙的印刷和具體發行,還有各種書籍的出版發行,實際上是交給朝報司下屬的‘大楚朝報發行公司’來進行的。
也就是說,大楚朝報的運營主體,嚴格上來說,並不是朝報司,而是大楚朝報發行公司,只不過大楚朝報發行公司上頭還有一個朝報司而已。
同時朝報司裡的主要官員們,也都兼任朝報發行公司的主要職務,兩者裡的任職官員是高度重合的。
朝報發行公司的總督辦,實際上就是由朝報司常務副處長兼任,朝報發行公司的總編輯,也是朝報司的一個副處長兼任。
這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行政和商業並行體制,在大楚帝國裡也是很少見的。
這種獨特的運營機制,導致了大楚朝報在運營上,雖然每年都會出現嚴重虧損,但是發行公司本身卻是不差錢的……可以透過圖書出版業務賺回來一大筆錢,有的時候甚至會因為賺得太多,朝報那邊又虧不出去,搞的朝報司都不知道拿剩下的利潤該幹啥,把幾個官員可都為難的著急的不得了……
畢竟你這也不是需要盈利的商業公司,而是一家行政和商業並行的非盈利機構,任務不是賺錢,而是搞宣傳……你賺那麼多錢幹嘛?掉錢眼去了?
最後他們一琢磨,直接給朝報的發行價格來了一波降價以此擴大發行量,達到更好的教化成績,同時又能把錢給虧損出去了,雙贏!
如此情況下,大楚朝報對於商業廣告,是保持著可有可無,大部分時候寧願不要的態度。
就算刊登廣告,一般也都是隻刊登大型官辦企業的廣告,而且廣告內容都是需要進行詳細的稽核才能刊登。
至於普通企業……是別指望在上頭刊登廣告了,普通企業連人家朝報司的門往哪開,該找什麼負責人都不知道…………人家朝報司,乃至朝報公司就沒設立廣告部門。
但是,民間各企業,甚至是大量的中小型官辦企業,尤其是關係不夠深厚的地方財政投資主辦的一些官辦企業,他們也有在報紙上刊登商業廣告的強烈需求……
哪怕是中小型的官辦企業,他們想要找朝報刊登廣告,那都是不可能的事……兩者的政治地位差太多,朝報根本不搭理你。
這年頭的大楚朝報,包括省版在內,對於絕大部分楚國人而言是高高在上的……
你看得見,但是你摸不著!
別說是普通人了,哪怕是知府之流的中級地方主政官員,想要找朝報都是摸不著門……
大楚朝報發行公司不差錢,同時又因為過於濃厚的官辦屬性,而且在地方上還清高的不得了,那些朝報官員根本就不待見那些地方官員……這讓廣大商家們想要找朝報刊登廣告,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他們刊登廣告,為產品和服務進行宣傳又有著強烈的需求……最近幾年出現了眾多發傳單模式的商業推廣,這讓朝報司方面非常警惕,並且持續多年的進行嚴厲打擊。
傳單嘛,今天你能發商業廣告,明天你就能用同樣的方式發一些非主流聲音的宣傳。
對於任何不在自己掌控之下的渠道,朝報司都是要堅決進行打擊的。
所以在大楚帝國裡搞小貼紙廣告或發放宣傳單,你在固定張貼欄裡貼還行,小規模散發一些商業宣傳單之類的還行。
如果大規模印製散發,是一種風險非常高,輕者判刑挖礦流放,重則槍斃的犯罪行為。
但朝報司的人也知道堵不如疏,所以他們乾脆自己辦一個地方時效性報紙,來緩解市場上的實際需求,並且繼續把渠道掌控在自己的手裡。
如此就有了孫旭現在所看到的松江商報,一共有雙開八版內容,頭版自然是萬年不變的各種大政策宣傳,隨後則是常規的商業動態報道,如大企業的變動,市場變動之類的,再過來則是朝報老傳統的文藝以及科普內容,然後則是各種細分的招聘、商業合作廣告。
這些版面之間,除了頭版外,其他的都穿插著一些商業性廣告,其中不乏帶插圖的大篇幅的商業廣告。
孫旭對那些廣告什麼的沒啥興趣,他主要看的還是松江商報的主要內容,也就是各種商業動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