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章 帝國新的征程:吃飽飯!(第3/3頁)
章節報錯
縱然帝國還是在海外進行擴張,國內也在持續進行各種改革,但是出發點不一樣,因此具體的施行方法也不一樣,追求的目的也不一樣。
如今的羅志學,追求的並不是為了建立一個所謂的強大帝國,而是為了民眾生活的更好一些。
帝國最近幾年費盡心思的對外擴張搞殖民,美洲農業開發以及在國內持續對農業進行扶持,開發東北乃至漠南的農業。
為的不是什麼強大的帝國,僅僅是為了提升人均糧食。
羅志學想要把年人均糧食消耗量從三百八十公斤左右,提升到年人均糧食消耗量四百公斤!
僅此而已!
這些才是羅志學在進入承順三十年後所追求的東西,建立一個民富國強的帝國。
他雖然持續讓帝國的陸海軍能橫掃各國土著……但這只是手段,並不是目的。
他的目的是讓帝國數億民眾能真正的吃飽飯,吃好飯、能穿得暖,穿得好、還要住上寬敞明亮的房屋、休息日的時候,能夠一家老小帶著笑容走親訪友或外出度假。
他希望自己治下的帝國民眾,能夠生活富足且幸福!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非常宏偉且艱難的目標,放眼華夏數千年曆史來,從來沒有一個皇帝能夠做到過,甚至古今中外也從來沒有任何一個統治者能夠做到。
就連羅志學自己的信心也不是很充足……縱然他的帝國是如此的強大,但是距離他所設定的目標依舊有非常遙遠的距離。
但是羅志學相信,只要自己堅定的朝著自己所設立的目標前進,總歸是有機會的,就算最後做不到完美,但是能夠達到一部分那麼也不算完全落空。
人嘛,總得給自己一些目標,要不然就真的只能混吃等死了。
只是相對於普通人的人生目標而言,羅志學的新人生目標有些虛幻且不現實……
羅志學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或者說野心太過夢幻了一些,所以他也是採取了分步走的策略。
幸福這個詞太虛幻,一時半會的是顧不上了,生活富足也太難……四億多人口呢,人均富裕那可太難了。
所以羅志學把目標放在了比較現實,近期內透過努力有可能實現的目標:
讓民眾吃飽飯……真正意義上的吃飽飯,人均四百公斤糧食的那種!
縱然帝國人口很多,不算海外領地,光是本土都有四億多,奔著五億人口去了……
但是他還就不信了,全球那麼多土地種出來的糧食,還養不起四五億人!
他更不信,大量經費和補貼砸下去,連個化肥量產以及雜交水稻都弄不出來……不可能的。
所以就當歐洲遠征軍們在歐洲奮戰,試圖撬開整個歐洲市場,把整個歐洲當成農產品以及工業原料供應地以及工業商品傾銷地的時候。
羅志學也是在承順三十七年十月份,正式在金陵城召開了擴大參務會議,重點討論糧食生產以及供應問題。
“五年內,朕要五年內讓人均糧食達到四百公斤!”
“開發更多的荒地,透過貿易進口更多的糧食,透過更多更完善的水利設施,種植技術提升糧食畝產水平……想方設法提升人均糧食水平!”
“讓廣大百姓吃飽飯,是朕的使命,也是你們的責任!”
“要進一步組織開發本土的荒地,東北還有漠南地區,乃至湖廣雲貴等地區的糧食開發都要更加的深入,同時要大力打擊魚米之鄉,糧食重要產地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大規模侵佔糧食耕地的行為。”
“城市發展很重要,但是糧食供應更加重要!”
“要進一步擴大糧食進口來源,北美的農業開發還是嚴重不足,北美的中西部地區才是糧食產量重地,還有印度以及非洲乃至後續的歐洲,這些地方的糧食供應水平必須進一步提升。”
“要注重新技術的研發以及應用,朕聽說海軍那邊搞出來了冷凍船以保障艦隊遠洋航行時候的食物供應,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利用這種冷凍船技術,大規模的在海外發展畜牧養殖技術,然後透過冷凍船把大量的肉食運輸到本土來,增加本土的肉食供應?”
“化肥相關技術研發這麼多年了,如今都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為什麼會這樣?是經費不夠,還是技術人員不足?相關部門要及時的找出問題來,然後解決問題,加快化肥量產。”
“還有那雜交水稻,也搞了不少年了,現在也沒個結果,問題出在哪裡?朕聽皇家科學院那邊說是是雜交水稻的研究過程本身就非常耗時間,需要不斷的進行各種嘗試性的水稻培育,這個過程本身就比較耗費時間。”
“既然水稻培育耗費時間,那麼是不是可以搞更多的雜交水稻培育基地,同時展開多項不同的研究?縮短整個嘗試培育過程?”
“糧食問題有很多,但是不能當看不見,不關心!”
“朕希望透過齊心協力,在五年內把糧食供應問題解決掉,至少要解決一部分。”
說了一大通話後,羅志學環視一圈眾參務大臣以及協辦大臣們,隨後朗聲道:“朕即將開始新的征程,而前進的路上,朕希望眾位愛卿不要掉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