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八章 楚國老爺心善(第3/3頁)
章節報錯
一些對成本比較看重的大宗貨物,對這一條看似遙遠,但實際費用更低廉的海上航線依舊非常需求。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楚帝國的歐洲自由貿易計劃,好處又多了一個。
只不過這隻能算是附帶的結果,歐洲自由貿易計劃,並不是說只為了建立區區幾個煤炭補給站那麼簡單。
帝國要的是整個歐洲!
可以說短期內,帝國除了不打算直接吞併這片地方外,對歐洲的一切都要:人口資源附帶產生的農業資源,礦產資源。
有充足的人口,才能種田產出各種楚國人所需求的農作物;也才能夠挖煤挖礦產出楚國人需要的煤炭以及其他礦產。
而歐洲地區的人口就相當多了,一點大幾億的地區人口,比印度那邊還多,此外這地方的勞動力資源算是比較優質的,當地有比較完善的農業社會體系了,只需要經濟和政治以及軍事上的稍微引導,根本不需要太多的動作,他們自己就能源源不斷的產出各種楚國人所需要的農作物或礦產資源來,然後求著你把他們的東西收購了。
這可不比抓一群土著,拿著鞭子逼著他們幹活強得多……
不少在海外混的楚國種植園主們,都很鄙夷歐洲殖民者的奴隸生產方式:生產效率太低了,成本太高!
所以楚國在海外的一些種植園主,嗯,主要是非楚國控制區裡的一些種植園主,人家根本不會和隔壁的歐洲同行們一起搞什麼奴隸制,人家就搞自由募工。
來去自由,工錢只給五分飽,愛幹就幹,不幹滾蛋,講究的就是一個自由!
當然了,種植園不能開在太偏僻的地方,最好是開在歐洲種植園主的隔壁。
你還別說,大量從隔壁歐洲種植園裡逃出來的奴隸或契約奴,尤其是不少歐洲過來的白人契約奴,都很喜歡逃跑後跑到楚國人開設的種植園裡幹活……
雖然吃的比在歐洲殖民者的種植園裡還差,但是他們獲得了自由啊!
這相當於楚國種植園主們,一毛成本沒花,就白嫖了一大堆的契約奴,而且工錢還特別的低……
那些歐洲種植園的種植園主們對此自然非常不滿,他們為了得到這些契約奴,可是花了不少錢的,結果跑路了可不就得虧死。
但是去找楚國人要人,基本也是卵用,楚國種植園的老闆基本不會搭理他們。
你要是不服,還想私人動武,那麼莊園裡分分鐘有一大批為自由而戰,裝備燧發槍的各種逃奴奮而抵抗。
還有專業,武裝到牙齒的本土僱傭兵在後頭掠陣!
打就打,誰不敢打誰是孫子。
如果私人幹不過,你殖民地官方也親自動手,殖民地官方前腳剛動手,人家楚國種植園老闆後腳就敢喊家長:海軍爸爸登陸!
到時候賠款割地,說不準還能撈一票更大的。
基於大楚帝國海軍爸爸的強大威懾力,目前來說,很少有歐洲殖民地的官方有膽子對楚國人的種植園光明正大的動手的。
至於種植園主之間的私人鬥爭……這種事情在所難免,誰輸誰贏看實力和運氣,只是絕大部分情況下楚國的種植園老闆都是贏家。
這種情況在非洲,南美洲比較常見,在其他地方沒有歐洲殖民者種植園的倒是比較罕見一些。
並不是說大楚帝國在其他地方沒有種植園,實際上也有,而且非常多,只是沒有歐洲人的競爭而已。
比如印度,大楚帝國就在北方莫臥兒帝國那邊開設了大量的種植園,依舊是採用自由僱工制。
突出的就是一個自由!
至於禁錮人生自由的奴隸制度,楚國人甚至都瞧不上這玩意的經濟效率,嫌棄這玩意成本高。
畢竟印度這破地方,人到處倒是,我犯得著專門抓一群奴隸來幹活嗎?
因為奴隸是需要成本的,需要採購成本,還需要維護成本,還需要監工成本……
而僱工……他們不需要你去採購,也不需要監工,生病不需要你去治療,不用考慮長期使用……
這種人口密集的地方你只需要給他們一點點吃的,就能夠讓他們任勞任怨的幹活,不僅僅青壯年給你幹活,婦女,兒童都給你齊上陣幹活,成本很低的。
因此大楚帝國在印度那邊的種植園,是非常文明且道德的,講究的都是一個來去自由,反正活和工錢都擺在哪裡,你願意幹就幹,不願意幹隨時走人。
楚國老爺們文明人,講究的是你情我願!
就這,無數當地土著打破頭搶著去……去楚國種植園或礦區幹活雖然累而且吃不飽,遲早也是活生生累死的命。
但是總比現在就餓死強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