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移民過來落籍,那麼免費發放大量的土地山林,並且免除頭三年的農業稅,第四年和第五年農業稅減半。

同時提供船票補貼,雖然不能全額報銷船票,但是也會給予半數船票價格的補貼。

補貼移民貸款的利息……那些官辦銀行們的移民貸款,自然不是做慈善的,實際上這些移民貸款也有利息的。

只不過很多海外領地為了吸引移民,往往會會這些移民貸款的利息進行補貼,讓移民們拿到相當於無息的移民貸款。

暹羅省地方提供的船票補貼,移民貸款利息補貼,還有官方移民的大筆費用自然不是個小數目。

不過既然能夠拿出來這樣的政策,張玉龍他們自然是有底氣的。

首先是中央財政會有一筆暹羅省移民開發補貼專款,其次則是當地的商業稅收其實也不少,暹羅王國那邊如今有不少楚國投資建設,或者是乾脆當地土著權貴們投資建設的橡膠種植園呢……

新移民可以獲得農業稅減免政策,不代表投資種植橡膠種植園的企業可以不交稅啊。

再者偌大的暹羅地區,各種資源也是挺豐富的。

首先是大米出口,暹羅王國之前一直都大量出口大米到帝國本土呢。

其他各種資源也有不少,比如木材,香料,貴金屬礦產等等。

暹羅巡撫衙門那邊早就做好了各種資源變現的計劃了……那些土著的橡膠種植園就是非常好的資產,拿過來進行拍賣收一波錢。

然後那些林木資源也可以拍賣一波錢,木材也是一種很重要的基礎資源,國內目前需求龐大,雖然說國內也有很多木材資源,但是不代表暹羅的木材賣不出去啊!

還有貴金屬礦產甚至普通的鐵礦煤炭之類的礦產資源,也可以整理整理,然後引入礦務公司進行開發。

就和非洲那邊的馬普托府一樣,他們哪裡如此的偏僻,但是光靠一項黃金就可以讓當地官府肥的流油……

為了吸引移民,馬普托府開出來的移民條件可是非常良好的,全額報銷船票,報銷移民貸款利息之外,還會給新移民免費建設一套木屋,免費發放農具糧種,補貼第一年的部分口糧等等。

如果沒有這麼豐厚的條件,除了沒什麼選擇的官辦移民,還真沒幾個人願意自費移民跑到馬普托府去落戶……

至於去淘金的人,大部分淘金客可不會在馬普托府落戶,人家只是去淘金,發財了就要回國的……

雖然大部分人發不了財,也不會回國,到最後大部分估計還是會在當地落戶變成農民或者礦場上的工人。

但是至少大部分淘金客們剛開始都有同樣的夢想:去海外淘金髮財,再回國當人上人!

只是現實很殘酷,絕大部分淘金客的夢想都實現不了,甚至不少人混到最後,連回國的船票都買不起。

最終不得不在當地落戶,領取免費發放的土地以及各種補貼老老實實的當起了農民。

暹羅省這邊的諸多移民政策,以及對當地的開發手段,其實和其他海外領地都差不多,一系列政策都是大楚帝國玩的特別熟練的手段。

當地只需要按照既定步驟一步一步來,那麼用不了幾年就能夠在暹羅地區彙集數十萬移民,建立起來真正的大楚帝國在當地的統治,並進行大規模的開發。

就當張玉龍開始在暹羅地區搞移民開發的時候,軍方也是給予了極大的配合。

楚國人要跑過來進行大規模的移民開發,這可不是什麼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畢竟土地是有限的,楚國人來了,直接建立移民定居點,然後跑馬圈地進行屯墾開發……人家土著肯定不答應了。

暹羅王室以及暹羅的實權貴族們雖然投誠了,如今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楚國人,拿到了楚國的戶籍,也保留了一部分浮財私人資產,但是那些普通暹羅土著呢?

他們可沒有投降!

他們之中一部分看到大勢不可違抗,開始自行遷移到楚國人暫時還沒有涉及到的地方,還有一些不願意遷移進行頑抗。

而這些事情就需要軍方配合了,對於一些敢於武裝抵抗的土著進行強力的打擊。

一些大規模或者比較強悍的叛軍,會讓野戰部隊來處理,而尋常的剿匪彈壓任務,基本都是交給新調來或擴充的丙等守備師。

為了保護移民的安全,軍方把駐防曼谷地區的一個守備營,直接擴充為一個守備師,又從隔壁的順化調來了一個守備師,從馬六甲調來了一個守備師。

共計三個守備師分別駐防各要地,對此起彼伏的武裝抵抗進行強力的鎮壓。

同樣還有不可或缺的民兵!

大楚帝國的每一個新佔領區裡的村鎮,都會設立民兵隊,相當多移民裡的青壯會被編入民兵隊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