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混亂的步槍裝備(第2/3頁)
章節報錯
羅志學聽罷後,略微沉思了片刻,緊接著對著一票國防工業以及軍方的將領道:「不管是:「後裝線膛步槍是未來單兵武器的發展方向,而金屬定裝子彈則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如今的這個十八型步槍還有這個黃銅金屬子彈都很好,後續我們要繼續加大投資,進一步完善後裝線膛步槍,爭取讓將士們早一天用上先進的武器。」
羅志學知道想要搞完全版本的後裝線膛步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現在的十八型步槍在他看來,也就是早期後裝線膛步槍的水準,甚至在成本都不適合大規模的推廣並普及使用。
但是現在的這種研發勢頭卻是很不錯的。
一下子搞不定不要緊,重要的是要堅持搞下去,今年不行,明年呢?再過個三五年呢?
樂觀一點的估計,興許五年後配屬金屬定裝子彈的後裝線膛步槍,技術就會發展到非常的成熟可靠呢?同時生產成本也能夠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呢?
因此羅志學對這些研究專案還是進行了鼓勵和扶持,確保他們能夠繼續研究下去。
他很期待再過上幾年,楚軍在海外作戰計程車兵們就能夠用上好的後裝線膛步槍,然後對那些土著們形成壓倒性的火力優勢。
一想到那些土著們,連燧發槍都還沒搞利索,自己的將士們就已經拿著類似毛瑟1871步槍這種武器吊打他們的時候,羅志學就忍不住很期待。
看完了這些新式武器裝備後,羅志學也看了一些河北武器公司正在生產的一些現役武器。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
前腳剛裝備了大約兩萬支的十六型前裝線膛步槍,這前後加起來也就兩三年的時間,甚至都還沒有完成全面換裝呢,結果現在十八型後裝線膛步槍就已經出來了。
近衛軍那邊有皇室經費支援,可以不在乎數百萬楚元的浪費,但是陸軍不行啊。
陸軍雖然軍費總額多,但是人家養的兵力也多啊,各種武器裝備所需要的數量也龐大啊。
因此對於大規模裝備的制式武器,一向來都非常的謹慎甚至保守的。
除了十六型前裝線膛步槍外,羅志學也看到了在技術上看似已經老掉牙,但是依舊大量生產,還是陸海軍主力制式單兵武器的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步槍。
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步槍,由二十一年式火帽擊發步槍改進而來,最大的區別就是這玩意的槍管並不是閃閃發亮的,而是發黑的!
這是因為隨著大楚帝國的鋼鐵技術以及加工技術持續進步,在這時期裡開始大規模使用鋼材製造槍管。
但是為了控制成本,同時也是因為當年的鋼材質量卻是不咋地,生產出來的鋼製槍管很容易生鏽。
為了防止生鏽,技術人員對槍管進行了烤藍處理,所以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步槍的槍管是黑色的。
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外觀辨識特徵。
至於其他的倒是沒什麼區別,槍管長度,口徑甚至重量以及刺刀這些配件都沒什麼區別。
並且除了擊發機構外,其他部分和更早期的十三年式系列燧發槍,乃至二年式系列燧發槍都沒啥區別。
大楚帝國的滑膛槍,從元年式火繩槍基本上就已經確定下來了基本的構造和外形。
尤其是口徑,一直都維持在十八毫米。
儘管中間出現過一些其他口徑的滑膛槍,比如十三毫米,十五毫米,二十毫米不同口徑的燧發槍,甚至還出現過二十五毫米,長身管並且需要兩個人才能操作的重型火槍,但是這些都沒能成為主流。
十八毫米口徑,重四點五公斤左右,長一點四米到一點五米之間,這三大效能指標作為陸軍步兵標準用槍的指標幾乎沒怎麼變過,各種步槍的改進型號,雖然在這些資料上有些偏差,但是一般偏差的也不大。
這些,最終也都延續到了二十三年式火帽擊發步槍裡。
這是一款非常成熟,簡單可靠,成本低廉,但是效能還相當不錯的滑膛槍,標準款帶刺刀的採購價每支只需要四楚元到五楚元之間,非常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