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遙遠距離所帶來問題,在農耕時代裡幾乎無法解決,只能依靠工業時代的鐵路來解決。

反倒是在西伯利亞里進行大範圍的擴張和殖民更容易守住……西伯利亞看似廣闊,但是人家水網發達啊,依託水路能夠從遠東地區一路跑到烏拉爾山脈去。

這也是為什麼歷史上俄羅斯人的擴張,是先奪取西伯利亞,然後才奪取中亞,而等到徹底殖民中亞,這還要等到十九世紀中後期,而完全控制,那都是二十世紀後的事了。

為什麼?

因為中亞沒便捷的水網交通,交通極其不方便。

這些問題也是目前大楚帝國在中亞方向進行擴張的時候所面臨的問題,缺乏水網導致兵力調動,後勤補給都非常的麻煩,以至於最終都嚴重依賴騎兵作戰。

這一次打哈薩克汗國就是如此,其實步兵和炮兵雖然也出動了,但是基本沒什麼用,主要的戰事基本都是騎兵打的,哪怕是塔什干戰役,看似是步兵和炮兵打的,但那是軍功分配的問題……如果不是為了給步兵和炮兵讓一部分功勞,騎兵早就自己拿下來了。

從這也就能夠看的出來,為什麼大楚帝國鐵了心都要修西北鐵路,為此不惜耗費巨資了。

因為有了西北鐵路,大楚帝國不僅僅能夠更好的在西線擴張,更能把廣闊的中亞地區徹底的納入到己方統治當中來。

只是西北鐵路修築困難,短時間內估計是沒指望了,其他不說,光是一段寶雞到蘭州的短短几百公路的山區鐵路,估計就得修好幾年。

這往後還有漫長几千公里的戈壁灘,沙漠,高原鐵路要修,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但是,這些困難依舊不影響在有需要的時候,中亞方向的駐軍出兵教訓布哈拉汗國或希瓦汗國。

無非就是代價有些大,能否接受而已。

這些情況,作為兩河巡撫的楊明達很清楚,所以他才會有恃無恐的對布哈拉汗國進行恐嚇。

不僅僅對布哈拉汗國進行恐嚇,還對希瓦汗國也進行恐嚇呢……

希瓦汗國也是在不久後派遣了使者過來,試圖避免成為大楚帝國下一步的擴張物件。

然後,他們的使者也是帶著近乎屈辱性的條件回去了。

至於會不會答應了,那就要看希瓦汗國的高層們骨頭硬不硬,膽子大不大了。

中亞方向的局勢,隨著大楚帝國佔據哈薩克汗國後發生了劇烈的變動,讓布哈拉汗國、希瓦汗國惶恐不已,甚至就連波斯乃至莫臥兒帝國那邊聽聞了訊息後,都是有些不安。

這兩個國家也是和大楚帝國有所接觸的,大楚帝國目前已經全盤接受了歐洲國家在印度半島上的殖民地,而這些殖民地相當多一部分可都是和莫臥兒帝國接壤的。

比如孟買乃至果阿都是,除了殖民地外,就是莫臥兒帝國的地盤了。

他們和大楚帝國接觸比較多,可是對大楚帝國的強大海上力量有著充分的認知,但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不過一年呢,就聽聞大楚帝國在中亞方向大舉擴張了。

這意味著不久的將來,他們不僅僅會在沿海地區和大楚帝國的海上力量接觸,也會在北部和大楚帝國的地面力量進行接觸。

這毫無疑問是對他們的一個巨大威脅。

只是,中亞局勢的巨大變化,莫臥兒帝國和波斯那邊的潛在擔憂這些都是當地土著們的事。

而大楚帝國內部,對中亞那邊的戰事其實關注的不多。

帝國高層在去年敲定了出兵中亞,奪取哈薩克汗國的決定後,其實一票高層們已經沒怎麼搭理中亞那邊的事了。

國內一大票事務都需要處理,眾多事務都比區區在中亞地區的擴張更加的重要,帝國的高層們,哪有時間和精力天天關注中亞地區的局勢啊,這國內新一輪的工業發展規劃正在討論當中,預計在明年正式展開。

這新一輪的工業規劃,可比什麼中亞局勢重要多了,關乎到眾多行業的興衰,更關乎到帝國的整體工商業未來的發展。

帝國的諸多高層,包括工商界都是非常關注此事。

哪怕是普通民眾們,其實也不太關心中亞局勢的變化……人家更加關心工作和收入,更關心材米油鹽,至於好幾千公里外和土著的戰爭,說實話他們不關心的。

而這,不得不說也是大楚帝國周邊領國的悲哀……這捱打了,或者是天天擔驚受怕捱打,但是楚國人其實不關心你是否被打了。

布哈拉汗國也好,希瓦汗國也好,大楚帝國的大部分民眾,甚至是一些眼界比較開闊的中上層連名字都沒聽說過……哪怕看了報紙後知道有這麼一個地方,但是頂多也就哦幾天,然後就直接翻頁了。

比被輕視更悲慘的是被無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