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順二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大年三十。

金陵城裡已經洋溢著一片春節的海洋裡。

在這一片喜慶的日子裡,哪怕是莊嚴的大楚帝國皇宮裡也充滿了春節的氣息。

尤其是後宮裡的各處建築,也陸續貼上了對聯,掛上了紅色燈籠。

而諸多大臣們也是在上午的時候入了宮,準備在前殿裡參加一年一度的春節國宴。

從伏牛山時期開始,羅志學就會在大年三十這一天裡舉辦春節國宴,宴請部分重臣,發展到今天,春節國宴已經演變為了大楚帝國裡比較正式的禮儀性的場合。

能否參加春節國宴,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個臣子實際權勢地位的標準。

按照慣例,除了在外辦事,休假,省親等原因不在金陵城,或者是身體原因不便行走的重臣權貴們,其他有資格在金陵城的重臣們,都會受到一封來自皇室的邀請函,請該臣子攜女眷參加春節國宴。

臣子前往前殿和羅志學參加國宴,而臣子女眷則是前往後宮,參加王皇后舉辦的宴席。

具體出席的人選主要有各參務大臣,協辦大臣等入值御書房的重臣。

次一等的則是未能進入御書房的各部尚書,實際署理督察院事務的右都御史、各部事務的左侍郎。

軍方里未能進入御書房的現役上將、實際署理某部的中將。

翰林院秘書處處長以及兩名副處長。

皇家理工學院各系主任以及重點科研機構負責人等科學家。

上述為固定現職人員。

其次還有非現職的權貴,包括致仕參務大臣、退役軍方上將。

貴族方面,伯爵以及侯爵還有公爵這三個高等級的貴族也能參加。

而上述幾類人,基本就是每年參加春節國宴的固定人員。

此外還會根據情況,邀請一些非固定人員參加,主要是過去幾年裡成績突出的臣子,包括前線立功的將士、官辦企業的負責人、暫時沒能獲得伯爵以上的科學家、民間裡影響力巨大並且正面的民營企業家、士紳;突出的部分行業裡的普通人典型,如工人,普通技術人員,巡警等等。

對於這些相對普通的群體來說,參加春節國宴並不是權勢的證明,而是過去數年工作成績的證明。

因為參加國宴的人員比較突出,政治意義象徵巨大,因此每年的春節國宴也是顯得越來越正規。

早些年的時候,其實只是類似私人宴請一樣的小國模宴請,但是到了今天,已經變成了參加人員數百人的大規模宴請。

這數百人說的還是前殿一群大老爺們,去後宮參加皇后宴請的女眷們還沒算上呢,按照規矩,每一個來參加會議的臣子都可以攜帶一名女眷入宮參加春節國宴。

其中一名大部分都是夫人,當然也可以帶女兒或孫女,甚至可以帶上母親或妹妹等直系親屬,反正只有一個名額,只要是直系女眷親屬,隨便你帶誰,皇家也不會管你。

一場春節國宴,從上午開始,午後時分才陸續結束。

至於晚上……那是年夜飯的時間,羅志學自己可不會陪著一群臣子們吃年夜飯,估計那些臣子們也不願意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還在工作……

沒錯,來參加春節國宴,對於這些臣子們而言也算是工作。

等春節國宴結束了,那麼也就意味著一年的工作正式結束了,然後進入為期五天時間的春節假期。

假期裡各衙門除了值班人員,其他的回家和家人團聚過年,而得益於大楚帝國蒸汽輪船以及火車的快速發展,這也使得了不少在外地任職的官員們會選擇在過年的時候乘坐火車、輪船等交通工具,返回家鄉過年。

而有些官員們因為離家很遠,往往還會提前積攢假期,在年前的時候在集中使用,以便在年前的時候趕回家。

畢竟大楚帝國的官府是在大年三十當天才開始放假……距離稍遠的話,官員們其實一天時間裡趕不回去的。

因為集中時間裡乘坐火車或輪船回家過年,以至於讓大楚帝國現有的鐵路以及輪船運輸網路里,每年到了春節期間都會爆滿……火車票或船票供不應求。

這也是讓羅志學有些感慨,自己奮鬥了二十幾年,終於讓春運在十七世紀的華夏裡出現了……

不容易啊!

為什麼說春運不容易?

因為春運的前提並不是假期,更不是中國人的故鄉情,更加註重家人觀念等等……這些只是客觀存在的情況,並不是春運的條件。

春運的必備條件是便捷的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