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王圖升官(第1/3頁)
章節報錯
當大楚帝國的龐大艦隊正在海面上飄著,朝著印度半島而去,準備掀起一場大規模戰爭的時候,大楚帝國國內卻是依舊平靜。
絕大部分普通人甚至不知道軍方又在外頭準備開戰了……
就算是知道內情的帝國中高層人士,大多也不太關心這一場戰爭,他們反而更加關注中原鐵路即將全線通車的訊息。
這將會是繼江南大鐵路後,第二條全線貫通的幹線鐵路!
中原鐵路,全長一千公里出頭,北起天津,南至金陵江北,沿途經過諸多華北地區的城市後進入中原東部,然後進入江北徐州,鳳陽,除州,最後在抵達應天府江浦縣,也就是金陵城江北。
這條鐵路的全線貫通,意味著大楚帝國的南北往來將會更加方便快捷。
乘坐火車從金陵城出發能夠迅速的抵達天津城這個大楚帝國在北方地區最重要的工業城市。
這對於加強南北聯絡,發展沿途地方經濟具有巨大的戰略推動作用。
因此不僅僅是下頭的臣子們關注,羅志學也是非常關注中原鐵路的建設情況。
承順二十六年四月二十一日,在這個初夏的時節裡,金陵江浦火車站內,羅志學親自率領了一票軍政要員主持了全線通車儀式。
宣告了南北交通往來進入到了火車時代!
三天後,最新刊發的大楚邸報上重點報道了中原鐵路全線通車的相關情況,並引用了羅志學的講話,宣稱大楚帝國已經進入了全新的鐵路時代。
未來大楚帝國還將會建設更多的鐵路線,力爭讓每一個省份都通火車。
未來的鐵路建設也不僅僅是口號,而是大楚帝國目前正在做的!
自從承順二十一年開始,大楚帝國掀起大規模鐵路建設後,每年都有大量的鐵路線被批准開工建設。
而兩縱兩橫四條鐵路幹線,實際上已經全面動工,只不過目前全線貫通的只有江南大鐵路以及中原鐵路而已。
但是其他的鐵路線也已經或多或少進行建設,東西鐵路計劃裡的海州到西安的鐵路段,已經完成了海州到徐州段,鄭州到洛陽段,目前正在多方向同時施工當中,預計兩年後就能夠完成整條鐵路線的建設,繼而讓這條東西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海西鐵路貫通。
不出意外的話,承順二十八年之後,就能夠進一步從西安出發,把鐵路線往西延伸,最終一路修到巴爾喀什湖去,也就是東西鐵路計劃裡的西北鐵路。
不過西安往西走的話沿途的人口不多,經濟落後,不管是農業還是工業都不強,因此西北鐵路在大楚帝國的鐵路規劃裡,是屬於戰備鐵路。
其政治以及軍事價值要超過經濟價值。
換句話說,這條西北鐵路在未來很多年裡都無法收回投資成本,更別說額外賺錢了。
但是西北鐵路對於大楚帝國統治西北地區,避免當地出現離心力,同時加強對中亞地區的控制極為重要,別說不賺錢了,就算是賠錢也得修。
修建戰備鐵路,這也是鐵路總公司的主要政治任務,如果不是為了修這些虧本的戰備鐵路,大楚帝國也不會搞鐵路專營了。
就是為了讓部分地區的鐵路運營利潤,來支撐經濟落後地區的鐵路建設。
東西大鐵路計劃預計會持續很多年,尤其是西北鐵路沿途多山會比較難修,因此估計到承順三十五年的時候,都不一定能夠把鐵路修到巴爾喀什湖去。
相對而言,另外幾條鐵路幹線修起來就比較快速了。
二橫之一,也就是寧波到漢天的南方東西鐵路,其中的江南大鐵路已經建設完畢,目前正在建設九江到漢天的鐵路,這條鐵路網建設的比較快速,畢竟沿途經濟不錯,還途徑了帝國的工業重鎮大冶,又經過大楚帝國的陪都漢天,最重要的還是這一條鐵路沿途都是平坦地形,鐵路建設比較方便。
因此九漢鐵路段的建設比較快速,目前已經完成了多段,預計到今年冬天就能夠完工,到時候二橫之一的南方東西幹線鐵路就能夠完工。
相對來說,兩縱之一的鄭株鐵路,即鄭州到漢天府漢口,漢天府武昌到長沙株洲的鐵路建設進度還要相對落後一些,不過沿途經過的也都是平坦地形,預計在承順二十八年也能夠完工。
而南北幹線鐵路之一的粵贛鐵路則是建設難度要更大一些,預計通車時間也會更晚一些。
沒辦法,江西南部和廣東的北部地區都是山區……要在這些地方建設鐵路對於當代的施工能力而言難度是非常大的。
如果不是南邊有一個經濟發達的廣東,大楚帝國是不會在現在就啟動粵贛鐵路建設的,成本太大了……
因為成本的問題,目前大楚帝國並沒有進川鐵路計劃,也沒有在貴州和雲南、廣西、福建等地修建鐵路計劃。在這些多山,而且經濟也不怎麼樣的地方建設鐵路,成本實在太大。
而廣東倒是例外!
沒辦法,誰讓人家是國內第二大經濟省,其經濟總量也好,為帝國提供的財政也好,都是僅次於江南省。
而且這個排名第二和後面的排名第三的首都應天府、排名第四的河北、第五的浙江這幾個省差距很大。
討論gdp之類的不靠譜,因為大楚帝國目前也沒有太過健全的經濟資料統計,但是依舊可以從中央財政收入裡看的出來各省的經濟強弱。
帝國裡經濟最強悍,彙集了大量工廠,同時當地農業也非常不錯,傳統的魚米之鄉的江南省,在承順二十五年裡為大楚帝國中央財政供應了七千多萬楚元,佔全國中央財政四億五千多萬楚元的百分之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