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線膛步槍的曙光(第2/4頁)
章節報錯
生前授予的只有郭全書一人,其他四人都是死後追授。
別說太師了,就算是少師羅志學也是控制的極為嚴格,很少授予。
他必須把晉升太師乃至少師的難度給拉起來,而太師這個文官的終極頭銜,臣子就算資格有了,但是也得等死了追授,最大的恩典就是等你快死了授予。
少師的難度要低一些,但是也是超高難度。
如果把這兩個頭銜早早就授予出去,以後他拿什麼給臣子封賞?
為君者,最怕的不是臣子立功,而是怕封無可封!
基於同樣的理由,司法體系裡的太傅頭銜、武將的太保頭銜都是超高難度的。
帝國三師這三大頂級頭銜,甭管文武,甭管你功勞有多大,但是沒死或者即將死,就別指望了。
同時這三大頂級頭銜,某種程度上也是羅志學對一個政壇大老最後的蓋棺定論。
沒有做出超然政績,就別指望這三大頭銜了,死了都不給你……
季德華作為大楚帝國的現任頂級文官之一,內心裡自然也是奢望著自己有朝一日能夠獲得臣子的最高榮譽,如此他這一生也就無憾了。
雖然難度很大,但是也不是沒有可能的,比如說如果能夠在擔任參務大臣期間,就獲封少師頭銜,那麼等以後臨死了,也就有可能獲封太師頭銜了。
為了一個少師頭銜,這幾年季德華天天忙得團團轉,為大楚帝國的工業發展可謂是操碎了心。
而國防工業,也是季德華重點關注的一個發展方向。
畢竟國防工業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了帝國三軍的戰鬥力,也關係到了帝國的對外擴張,這是會直接影響到大楚帝國全球戰略的重要工業,季德華不得不在乎。
甚至可以說,其實國防工業就是工業部的最重要組成結構,因為大楚帝國工業部說是一個行政機構,但實際上他本質上來說就是一個集團總公司……
其下屬業務有三大類,第一種是非常特殊的武器生產製造,第二種就是工業基礎產業如煤礦、鋼鐵、化工、造船,機械等,第三種是關乎民生的一些基礎設施產業,如航運、各城市裡的公共交通、供水、碼頭、城市建設等。
而國防工業,可不僅僅是七大武器公司,實際上還包含了鋼鐵、機械、化工以及造船等等。
七大武器公司,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也就是個組裝工廠,他們所用的材料是各大鋼鐵公司、化工企業所提供的,他們所用的裝置是各大機械公司所提供的。
國防工業,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紮根在整個大楚帝國工業體系之上的,有了強大的工業體系,才能夠製造出來漢天號戰列艦這種龐然大物!
有了整個工業體系的支援,才能夠讓江南武器公司下屬的當塗兵工廠,花費巨大的代價,以實驗室生產的模式生產出來米尼步槍的樣槍。
如此,才有了羅志學如今所看見的這幾支米尼步槍的。
要是沒有整個工業體系的支援,光靠一個當塗兵工廠可搞不出來這種幾乎代表著大楚帝國材料、精加工領域裡的頂級工業產品。
別看這只是一支前裝線膛槍,但是這玩意對工業體系的要求,絲毫不亞於高壓蒸汽機。
眼前的這幾支米尼步槍,乃是名副其實的工業之花。
正是因為如此的突出,所以它們也就成為了羅志學今天視察的第一個目標。
看著身前桌子上擺放著的這三支米尼步槍的樣槍,羅志學連續說了好幾次好。
哪怕他很清楚這種步槍以目前大楚帝國的技術水準還無法大規模量產,而小規模實驗室生產的價格堪稱天價,但是這不重要。
因為技術會持續進步的,現在無法量產,興許過個三五年就可以了呢?
重要的是,現在搞出來了樣槍,然後他就能夠讓身後的一票將領們提前認識到線膛步槍的巨大戰術乃至戰略作用。